干土法所测定的最大干密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报告的最大干密度值,当湿土法结果比干土法高时,采用湿土法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当湿土法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比干土法高时,应采用湿土法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对于湿土法,最大干密度=m/[V(l+0.01w)]其中m为振毕密实试样质量;w为振毕密实试样含水率;v为试样体积,可以通过试筒横断面积和试样表面至试筒顶面的距离计算得到,所以答案为ABCD。

影响粗粒土细粒土密度的因素有:激振时间与粗颗粒含量。粗粒土细粒土密度会随激振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激振时间达到6min时,粗粒土细粒土密度的密度和相对密度基本达到最大值,趋于稳定。
结构不同 粗粒土结构:由于粗粒土中颗粒的大小可以相差很大,小颗粒填充了大颗粒形成的孔隙,级配好的粗粒土密度高于级配好的粗粒土。另一方面,不规则颗粒可以降低密度,增加孔隙率。细粒土结构:细粒土的骨架主要是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集合体。
在土木工程的广阔领域中,土的物理状态是决定其工程性质的关键因素。土主要分为粗粒土(无黏性土)和细粒土(黏性土)两大类。它们分别以其独特的特点定义了松密程度和软硬程度。粗粒土的密实度揭秘土的密实度并非单纯以固体颗粒含量或孔隙率衡量,它还受到粒径级配的深刻影响。
密度原因。随着击实功的增大,土体所能到达的最大干密度越来越大,相应的最优含水量会逐渐减小。通常将粗粒含量(大于0.075mm)不到百分之五十的土称为细粒土。也指颗粒最大粒径不大于75mm,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36mm的土,包括各种黏质土、粉质土、砂和石屑等。
灌砂法。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的密度。土工试验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为工程设计和工程地质勘察中研究土体变形机理及工程地质性质提供可靠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土的密度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之一。土工密度试验是用于测定土密度的试验。
对于湿土法,最大干密度=m/[V(l+0.01w)]其中m为振毕密实试样质量;w为振毕密实试样含水率;v为试样体积,可以通过试筒横断面积和试样表面至试筒顶面的距离计算得到,所以答案为ABCD。
最大干密度计算公式是:湿密度/(1+0.01*含水量),即ρd=ρw/(1+0.01w)。先算出土的湿密度,然后除以(1+w),其中w是含水率,比如通过计算土的含水率是8%,那么就用湿密度除以(1+0.08),ρd=ρ/(1+w),ρ:土的密度,w:土的含水率。
击实仪法、振动台法、表面振动压实仪法等方法。击实仪法:适合于细粒土及粗粒土,试验过程方便。振动台法:适合于无黏性自由排水粗粒土及巨粒土,或者适用于通过0.074mm标准筛的干颗粒质量百分率不大于15%的粗粒土及巨粒土。
最佳含水量试验方法有击实试验法、振动台法和表面振动压实仪法。振动台法与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均是采用振动方法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
1、⑵取样地点要求在料场内分布均匀,每一料场一般不少于35处,沿探坑剖面应能控制有用层得变化。
2、⑥石料场岩层的产状、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及软弱夹层;⑦调查材料运输距离、运输方式以及现有交通状况和需增建、改建运输专线工程的数量。⑧调查工程用水水质情况,必要时应采取试样做混凝土的侵蚀性试验以及用水水源的开采量。
3、较为理想的筑路材料分公路和铁路两种,公路以沥青,水泥较为理想,铁路则以钢材为好,这指路面,路基则以石子,砂子为好。
4、筑路材料必须经检测认可后方可进场,进场后材料需重新抽检,符合要求方允许采用。是否按业主要求进行材料试验,实验结果是否获得批复,是判别是否具备开工条件的基础资料之一。
5、试验段的位置由监理工程师现场选定,长度为不小于80cm的全幅路基为宜。采用监理批准的压实设备、筑路材料进行试验。压实试验进行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所必须的施工程序为止,并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和工序及碾压遍数。对同类材料以此作为现场控制的依据。
6、认识公路试验检测 公路试验检测是在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通过对试验样本的检测,来判断目前的工程质量是否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的一种方法。通过公路试验检测的结果分析可以进行公路施工进度调整和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变化,从而保障公路质量安全。 公路质量检测试验对保障公路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适用范围不同:灌砂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灌水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的密度所用材料不同:灌砂法: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盘组成灌砂漏斗 135mm、直径165 mm、尾部有孔径为13 mm的圆柱形阀门;容砂瓶容积为4L,容砂瓶和灌沙漏斗之间用螺纹接头联接。
2、适用范围不同:灌砂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
3、灌砂法和灌水法在土壤密度测定中各有所长。首先,它们的适用范围有所不同:灌砂法专为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设计,而灌水法则适用于粗粒土的密度测试,特别适合于这些类型的土质现场测定。
1、根据不同土而定,因密度不同。一般粘性土ρ=8-0克/立方厘米;砂土ρ=6-0克/立方厘米;腐殖土ρ=5-7克/立方厘米,这是天然密度。质量等于体积与密度之积(m=ρv),以一立方粘土为例:土一般密度是4克/立方厘米,1立方米是4吨。饱和粘土的比重大约是7。
2、土的密度大小与土壤的矿物组成和有机部分有关。绝大多数的矿质土壤的密度多在2.6~2.7g/cm3范围内。土壤密度在农业上可用来判断土壤的肥力,含腐殖质多的土壤肥沃,其密度一般为3×10千克/米。
3、土类密度:体积普通黄土夯实后每立方约3吨以上。干燥土密度应小于2吨。一般粘性土ρ=8~0g/cm3,砂土ρ=6~0g/cm3,腐殖土ρ=5~7g/cm3,这是天然密度。
4、体积普通黄土夯实后每立方约3吨以上。干燥土密度应小于2吨。一般粘性土ρ=8-0g/cm3,砂土ρ=6-0g/cm3,腐殖土ρ=5-7g/cm3,这是天然密度。
5、土的密度因其成分、颗粒大小、紧实程度以及含水量等多种因素而异,因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密度值。一般来说,土的密度大致在2到0克每立方厘米之间,换算成立方米则为1200到2000千克每立方米。这只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估计,实际情况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首先,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