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尔法甲基戊酮、贝塔甲基戊酮、γ-甲基戊酮。阿尔法甲基戊酮的分子式为C7H16O,其结构式为CH3C(CH3)(COCH3)CH2CH3。这种异构体具有三个手性中心,因此具有四个立体异构体。贝塔甲基戊酮的分子式也为C7H16O,其结构式为CH3C(CH3)(CH2OH)CH2CH3。
2、没有CHCHOHCH,只有三种。CHCHCHOH,正丙醇。(CH)CHOH,异丙醇。CHCHOCH,甲乙醚。同分异构体的组成和分子量完全相同而分子的结构不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不相同。
3、含有一个取代基:残基为C3H7,可能有CH3CH2CH2-、(CH3)2CH-两种;含有两个取代基:残基为C3H8,可能为甲基和乙基各一个,考虑临间对三种异构体,共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含有三个取代基:则必然为三个甲基,考虑连均偏三种异构体,共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4、“从头摘、挂中间”: “往边排、不到端”:重复上述两式重复】两步,可写出C5H12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 ,所以C5H12共有三种同分异构体。书写各类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正确方法 按照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的顺序来书写。
1、-戊酮的结构简式可写作CH3CH2C=OCH2CH3,或者CH3CH2COCH2CH3(在这种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的双键必须表示出来,但是羰基的碳氧双键可以不表示出来,即碳氧双键写不写都可以)。
2、-戊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2-Pentanone,其化学式为C5H10O,分子量为813。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燃液体,蒸汽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贮存和使用时要远离火源和强氧化剂,防止静电,着火时用泡沫、粉末或二氧化碳灭火,对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有 *** 性。
3、-戊二酮的特殊性质,具有烯醇式互变,一个羰基变为烯醇式,与另一个羰基形成氢键。用FeCl3检验,2,4-戊二酮与Fe[3+]生成深红色或紫红色络合物,只是由于2,4-戊二酮在互变平衡中含有相当量的烯醇型结构(水中10%,己烷中99%,气态91-93%),而丙酮中烯醇含量极少可以忽略,所以依此鉴别。
4、鉴别化合物通常需要使用一系列化学方法和实验技术,例如光谱分析、化学反应、物理性质测定等。下面是一些可能用于鉴别正戊醇、2-戊酮、3-戊酮和戊醛的化学方法:酸碱试剂鉴别:正戊醇:可以通过与酸或碱发生酯化、醚化等反应,生成相应的酯或醚,从而鉴别。
费歇尔投影式见图片。手性碳是3号碳,分别连有四个不同的基团(乙酰基、乙基、甲基、氢),将四个基团按优先顺序排列,是乙酰基乙基甲基氢,从最不优先基团对面看,其它三个基团按优先顺序应为逆时针方向,即为S构型。
目标产物CH3COCH(CH3)CH2CH3,和丙酮相比,得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取代,所以是用1molCH3Br和1molCH3CH2Br反应所得。
其结构简式为:CH3COCH(CH3)CH2CH3,正确的命名是:3-甲基-2-戊酮。
正庚酮的三种异构体:正庚酮(C7H16O)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三个手性中心,因此存在多种立体异构体。α-甲基戊酮、β-甲基戊酮和γ-甲基戊酮。
1、乙酰乙酸乙酯用于合成取代的丙酮RCH2COCH3或取代的乙酸RCH2COOH,所以要先看产物,显然可由CH3CH2CH(CH3)COCH3还原得到,此物为丙酮的2个H被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取代的产物,所以要引入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显然用碘甲烷和溴乙烷来反应比较合适。路线如图(Et指乙基)。
2、乙酸乙酯在乙醇钠存在下缩合得到乙酰乙酸乙酯;2)乙醇钠作用,活性亚甲基被甲基(碘甲烷)取代;3)乙醇钠作用,活性次甲基被乙基(碘乙烷)取代;4)酯用碱水解后,酸化得到相应的羧酸;5)加热脱羧,得到目标产物。
3、乙酰乙酸乙酯加入醇钠,再加入溴乙烷,得到α-乙基乙酰乙酸乙酯。下一步加入特丁醇钾(因为α已取代要更强的碱),再加入溴甲烷α-甲基-α-乙基乙酰乙酸乙酯。最后皂化(加碱将酯水解),酸化,加热脱羧,可爱的target molecule出现在了您的眼前。
4、将甲醇和丙醇制备为甲基氯和丙基氯。乙酰乙酸乙酯两次攫取α-H和甲基氯和丙基氯反应,再水解脱羧。
5、乙酰乙酸乙酯+丙酸--1)SiCl4, 2) Cu(OAc)2, 3)H2SO4--2,4-己二酮--CH3I--3-甲基-2,4-己二酮。4-甲基-2-戊酮(甲基异丁基甲酮)试剂,广泛用于化工,制药的溶剂,核裂变产物的分离回收及科研试验。市场上销售的4-甲基-2-戊酮含量≤99%,其中含有少量醇,酸性物质和水等杂质。
1、在阿尔法-氢卤代不对称醛或酮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中,选择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卤素的种类、酸性条件、底物结构和电子效应等。下面是一些可能的规律:卤素的种类:在酸性条件下,不同卤素(如氯、溴、碘)对于阿尔法-氢的亲核取代反应具有不同的活性。通常情况下,溴比氯更活泼,碘比溴更活泼。
2、醛分子中的α-H可以在酸或碱的催化作用下与氯、溴、碘等卤素反应,生成α单卤或多卤代羰基化合物。
3、羟醛缩合反应原理是:碳负离子对羰基碳的亲核加成。醛或酮分子中的羰基结构使α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具有较大的活性,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羰基氧原子质子化,增强了羰基的诱导作用促进α氢解离生成烯醇。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α碳原子失去氢原子形成碳负离子共振杂化物,达到平衡后生成烯醇盐。
4、使用乙醛举例:2CH3CHO --(NaOH)-- CH3CHOHCH2CHO --(△)-- CH3CH=CHCHO + H2O,后一步反应是因为β-羟基醛热不稳定,容易脱水发生消去反应。
5、羟醛缩合反应机理是,具有α-H的醛或酮,在碱催化下生成碳负离子,然后碳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对醛或酮进行亲核加成,生成β-羟基醛,β-羟基醛受热脱水生成α-β不饱和醛或酮。
6、这是一个SN2反应,空间效应控制了反应。21柯尔伯—施密特反应:干燥的酚钠或酚钾与二氧化碳在加温加压下生成羟基苯甲酸的反应称为柯尔伯—施密特(Kolbe-Schmitt)反应。22 醛酮α61氢的卤化:在酸或碱的催化作用下,醛酮的α61H被卤素取代的反应称为醛酮α61氢的卤化。
1、目标产物CH3COCH(CH3)CH2CH3,和丙酮相比,得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取代,所以是用1molCH3Br和1molCH3CH2Br反应所得。
2、首先让乙酰乙酸乙酯两个羰基中间的亚甲基接上一个乙基(此亚甲基氢带酸性,容易形成负离子,从而与CH3CH2Cl等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再让它在酸性或碱性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可生成2-戊酮。
3、乙酸乙酯在乙醇钠存在下缩合得到乙酰乙酸乙酯;2)乙醇钠作用,活性亚甲基被甲基(碘甲烷)取代;3)乙醇钠作用,活性次甲基被乙基(碘乙烷)取代;4)酯用碱水解后,酸化得到相应的羧酸;5)加热脱羧,得到目标产物。
4、乙酰乙酸乙酯用于合成取代的丙酮RCH2COCH3或取代的乙酸RCH2COOH,所以要先看产物,显然可由CH3CH2CH(CH3)COCH3还原得到,此物为丙酮的2个H被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取代的产物,所以要引入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显然用碘甲烷和溴乙烷来反应比较合适。路线如图(Et指乙基)。
5、首先让乙酰乙酸乙酯两个羰基中间的亚甲基接上一个乙基(此亚甲基氢带酸性,容易形成负离子,从而与CH3CH2Cl等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再让它在酸性或碱性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可生成2-戊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