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有机化学中反应活性大小的问题。

1、Sn1反应机理是分步进行的,反应物首先解离为碳正离子与带负电荷的离去基团,这个过程需要能量,是控制反应速率的一步,即慢的一步。当分子解离后,碳正离子马上与亲核试剂结合,速率极快,是快的一步。

2、苯环上发生亲电取代,对于亲电取代反应,供电子基越多,供电子基供电子能力越强,反应活性越大。吸电子基越多,吸电子基吸电子能力越强,反应活性越弱。

3、电正性越强,越容易受到亲核试剂的攻击。羰基碳具有较强的正电活性和较小的空间位阻。本部分将不检查活动比较。重点是亲核取代,即先加成后消除的机理。还有一个碳负离子反应。

4、羰基所连供电子基(如烃基)亲核加成,羰基活性降低(碳的正电性减小),连吸电子基(卤素,连a碳上,按F Cl Br 活性递减,F越多使羰基活性增加越多)则增强,另外烃基越多位阻越大,活性降低。

5、由于加氢后R-OH2+中水分子的解离并生成R+的步骤是反应速率决定步骤, R+的相对稳定性就决定了反应的活性。显然叔碳正离子,RRRC+,最稳定===〉反应的活性最大。仲碳正离子,RRHC+,其次===〉反应的活性居中。

6、各组烯烃与硫酸加成,是通过碳正离子进行的。碳正离子稳定的,反应活性就比较高。例如乙烯与溴乙烯,因为溴的吸电子性,形成的碳正离子稳定性差,因此乙烯的活性高。其它各组也是同样的道理。

什么是苄醇?

1、苄醇是有用的定香剂,是荣莉、月下香、伊兰伊兰等香精调配时不可缺少的香料。用于配制香皂、日用化妆香精。但苄醇能缓慢地自然氧化,一部分生成苯甲醛和苄醚,使市售产品常带有杏仁香味,故不宜久贮。

2、苄醇是极有用的定香剂,是茉莉、月下香、伊兰等香精调配时不可缺少的香料。用于配制香皂;日用化妆香精。但苄醇能缓慢地自然氧化,一部分生成苯甲醛和苄醚,使市售产品常带有杏仁香味,故不宜久贮。

3、是甲苯分子中的甲基碳上去掉一个氢原子所成的基团(C6H5CH2—)。苯甲醇(又称苄醇,C6H5CH2OH)、苯氯甲烷(又称苄氯,C6H5CH2Cl)等分子结构中都含有这种基团。

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分间甲基苯酚,苯甲醚和苯甲醇

与FeCl3有显色反应的是甲基苯酚;剩下的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气体的是苯甲醇;最后一个剩下的就是苯甲醚。

对其余三个取样,加入溴水:混合互溶不反应,溴水不褪色的是苯甲醇;互溶,溴水褪色的是苯甲醛,即醛基被氧化了;产生白色沉淀的是对甲基苯酚,类似于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沉淀。

首先鉴别出苯酚:利用苯酚对水 的溶解度进行鉴别。苯酚稍溶于水,加入水后溶液变浑浊;而苯甲醚和苯甲醇由于含有醇羟基和醚基而溶于水,加入水后溶液不会出现浑浊。因此可用水鉴别出苯酚。鉴别苯甲醇和苯甲醚。

苯甲醇的结构式是什么?

1、苯甲醇结构简式为C6H5CH2OH,可看作是苯基取代的甲醇。经氧化或脱氢反应生成苯甲醛。加氢可生成甲苯、联苄或甲基环己烷、环己基甲醇。与羧酸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酯。

2、苯甲醇 22 汉语拼音 Benjiachun 23 英文名 Benzyl Alcohol 22 结构式 23 分子式与分子量 C7H8O 1014 24 含量或效价规定 本品含C7H8O不得少于90%。

3、苯甲醛的结构式为C6H5--CHO。苯甲醛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7H6O,为无色液体。在风信子、香茅、肉桂、鸢尾、岩蔷薇中有发现,具有苦杏仁、樱桃及坚果香味 。苯甲醛为最简单的,同时也是工业上的芳香醛。

间甲基苄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