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用量筒或烧杯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并将其倒入烧杯中,记录下这个体积,即为烧杯内原来水的体积。 接着,将若干枚一元硬币放入水中,让它们完全浸没。由于一元硬币的体积较小,放入后可能会导致少量水溢出,这时我们需要收集溢出的水,并记录其体积。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溢水杯测定硬币密度。实验原理:ρ=m/V 。实验材料和器材:硬币、水、天平、砝码、溢水杯、大烧杯。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溢水杯测定硬币密度。实验原理:ρ=m/V 。实验材料和器材:硬币、水、天平、砝码、量筒、大烧杯。实验方法(步骤):——排液法 可先用天平称出10个硬币的质量(m) 将量筒装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的体积V1。
您好,要测量一元硬币的密度,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准备一个空的金属筒,一个量杯和一些水。 将10枚完全相同的硬币放入水中,记录此时水面所在的位置。 将这10枚硬币放入金属筒中,让金属筒漂浮在量杯中,记录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
b. 灌满水,盖上盖子后连同毛巾一起...c.将毛巾点在瓶子下面,将10枚硬币慢慢放入水中保证溢出的水全部被毛巾吸收,然后将瓶子加满...表达式:m1/(m3-m2)原理就是阿基米德泡澡原理,以及相同体积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由于是完全相同的硬币所以体积密度都相等。但只测一枚的话所有数据都很小,相对于读数的误差来说计算出来的误差就很大,所以要有累积法,这样读数本身的误差和读数比就小多了。这样就提高咯结果的准确度。实验中质量的测量时用漂浮在液体上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而体积也是利用液体的流动性来测得。
合理的实验顺序是(CBA) (只填字母序号)(2)由实验可知硬币的密度ρ=___kg/m3 因为没有图,A选项中所说的图不能看到,所以不能知道10枚硬币排开水的总体积。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答案】 因为钢尺的温度降低,尺收缩,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大,应选A。 【习题2】 想测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请设计出两种不同性质的方法来测量,分别需要甩什么器材?(策略开放) 【分析】 本题可用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解 【答案】 方法一:需白纸一张、铅笔、刻度尺。
这就是无可辩驳的地球公转产生自转的实验。因为地球公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的(逆时针)再做一个月球公转不产生自转的模拟实验。在一个大洗衣盆里放满水,用手掌沿盆沿逆时针搅水。
实验方法(步骤):——排液法 可先用天平称出10个硬币的质量(m) 将量筒装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的体积V1。
使用天平称量这些一元硬币的总质量,确保测量精确。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硬币所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硬币的体积。因此,我们可以用溢出的水的体积来表示硬币的体积。 最后,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P=M/V(其中M为硬币质量,V为硬币体积),计算出硬币的密度。
测出硬币密度,与铝的密度计特征作比较,就可以判定了 。
您好,要测量一元硬币的密度,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准备一个空的金属筒,一个量杯和一些水。 将10枚完全相同的硬币放入水中,记录此时水面所在的位置。 将这10枚硬币放入金属筒中,让金属筒漂浮在量杯中,记录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
b. 灌满水,盖上盖子后连同毛巾一起...c.将毛巾点在瓶子下面,将10枚硬币慢慢放入水中保证溢出的水全部被毛巾吸收,然后将瓶子加满...表达式:m1/(m3-m2)原理就是阿基米德泡澡原理,以及相同体积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