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过多或过少,饲料成分变性或能量不足,均会引起黄颡鱼的营养性疾病。常见症状有脂肪肝病、维生素缺乏症等。病鱼肝脏肿大,肝脏颜色粉白或发黄,胆囊肿大,胆汁发黑,胰脏色淡。病鱼零星死亡。疾病控制技术 改进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质量,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无机盐的用量。
④用肠炎灵等内服药配合杀菌王、百毒净等外用消毒药治疗,连续3天。⑤用05mg/kg二溴海因化水全池泼洒;每千克饲料中添加0.4-0.5g土霉素粉,连续投喂5-7天。
治疗黄颡鱼腹水病可以参考以下方式:使用诺氟沙星掺拌净水(0.3毫克/升)进行全池泼洒,连续一周,一周后每667平方米水面用0.75公斤生石灰化成水进行全池泼洒,改善调节水质;同时用50公斤饵料用15克恩诺沙星、25克三黄散、25克维生素C进行拌料投喂,连续投喂5天。
黄颡鱼红头病防治措施的话主要是 定期换水,使用益水宝、小球藻种等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并坚持开动增氧机提高水体溶氧量;在疾病流行季节,定期使用渔丰碘(500 毫升/瓶)进行水体消毒,每 15 天消毒一次,每次连续用药 2 天。用量为 2 亩/瓶。
每半月定期使用克孢素500g加克菌素200g1亩一套。开水闷泡一晚之后化水全塘泼洒。大肚子症状 流行情况及症状 即气泡病,在黄颡鱼苗放养时期,气泡病是使放养鱼苗大批死亡的元凶之一。目前此病在南海西樵地区发病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黄颡鱼出血病的治疗方案鱼出血病的几个治疗方案,仅供大家参考。方案1鱼血停用水充分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每1m3水体,0.05~0.06ml。方案2用出血宁50g均匀拌入50kg饲料中制成药饵投喂,3天为一个疗程。每天投喂一次,连续使用3-7天,达到疗效。
粉末活性炭(PAC)。粉末活性炭实际上是粒度更细小的颗粒活性炭。由于颗粒细小,比表面积大,它的吸附效果优于常用的颗粒活性炭。颗粒活性炭(GAC)。这是在净水器中常用的活性炭。颗粒越小,吸附能力越好,但水的阻力(进出口压差)越大,越容易漏炭,因此净水器制造厂应选择粒度合适的颗粒。
活性炭滤芯产品有两大类:压缩型活性炭滤芯、散装型活性炭滤芯。压缩型活性炭滤芯采用高吸附值的煤质活性炭和椰壳活性炭作为过滤料,加以食品级的粘合剂烧结压缩成形。
活性炭滤芯也是分为好几种的,下面就由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吧。活性炭滤芯的种类颗粒活性炭滤芯颗粒活性炭采用优质的椰壳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异色异味、余氯、卤代烃及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1、导价格 类别 备注 1134 180 亚甲蓝 注射剂 20mg:2ml 瓶(支) 11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 1135 180 亚甲蓝 注射剂 50mg:5ml 瓶(支) 24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136 180 亚甲蓝 注射剂 100mg:10ml 瓶(支) 43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注: 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医院和药店等。亚甲蓝,又称亚甲基蓝、次甲基蓝、次甲蓝、美蓝、品蓝,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被用作化学指示剂、染料、生物染色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亚硝酸盐中毒的急救治疗,可在正规药店和医院购买。美蓝的水溶液在氧化性环境中蓝色,遇锌、氨水等还原剂会被还原成无色状态。
3、英文参考 royal blue 3 药品说明书 1 品蓝的别名 次甲蓝;美兰;美蓝 ,亚甲蓝 2 外文名 Methylene Blue 3 适应症 治疗尿路结石,闭塞性脉管炎、神经性皮炎及口腔溃疡。还试用于有亚硝酸盐及苯胺类,氰化物引起的中毒。
4、亚甲蓝,化学名称为3,7-双吩噻嗪-5-翁氯化物,又称亚甲基蓝、次甲基蓝、次甲蓝、美蓝、品蓝,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常被用作化学指示剂、染料、生物染色剂和药物使用。亚甲蓝的水溶液在氧化性环境中蓝色,但遇锌、氨水等还原剂会被还原成无色状态。
该病主要病症表现为患病鳖底板苍白无血色,但四肢、脖子、背甲、裙边等处皮肤发生糜烂、坏死。剖检可见,病鳖腹内积水,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脾脏肿大,胆囊肿大,胆汁稀薄,肠道壁发白,呈贫血状态,内有瘀血块。
病状 甲鱼鳖腹部有出血性红色斑块。口、鼻呈红色,经解剖检查,舌呈红色,咽部红肿,肝呈黑紫色,肠呈充血状红色,肠内无食物。病甲鱼停食,反应迟钝,极易捕捉。防治措施 生石灰清塘消毒,每亩用75~100千克。
解剖病鳖,可见两种症状;一是鳃腺灰白糜烂,胃部和肠道有大块暗红色淤血。另一种是鳃腺糜烂程度较轻,呈红色,胃部和肠道呈纯白色的贫血状态,腹腔则积有大量的血水,肝呈点状充血。该病最显著的特征:一是脖子肿大,但不发红;二是胃肠道有凝固的血块或毫无血色。
楼主的甲鱼腹部发红,并吐血,是甲鱼身体感染病原体后的典型症状,被其它龟类咬伤后,更会加大它全身感染的机率。现在要尽快隔离开并马上药治疗了。龟鳖类不管是平时养殖还是生病是绝对不能用盐水泡的(除海龟外)。自配食盐水会刺激它的皮肤粘膜,并是造成全身浮肿的最大原因。
症状 患病甲鱼表现为食欲减退,体质消瘦,严重时头不能缩回,衰竭而死。发病早期,甲鱼的颈部、背甲、腹甲、裙边、四肢基部生长有芝麻状或黄豆大小的白色疖疮,随后疖疮逐渐增大,并向外突出,用手挤压,有粉刺状或豆腐渣似的内容物,疖疮溃烂,炎症扩展,背甲溃烂成洞穴,甚至露出四肢骨胳。
鳖胆小,怕人,怕冷,喜欢钻泥,喜欢晒太阳。一旦得了病,它的行为反常,就不再钻泥和晒背,喜欢在阴而干燥的地方躲藏,行动缓慢,不怕人。根据这些特点,可尽快发现问题,对防治鳖病有利。在没有病鳖栖息地点的池塘,鳖一旦得病后难以发现,往往耽误了治疗,一旦浮出水面,已病入膏肓,无法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