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碱性条件下将苯酚转化为苯酚钠,然后再和卤代烃反应生成酚醚,就引入了甲氧基。
2、苯环上的甲氧基是吸电子。甲氧基,甲醇分子中去掉羟基上的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是最简单的一种烷氧基。结构式为 CH3O-,分子量303。
3、甲氧基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和供电子共轭效应,其中供电子的共轭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在苯环上表现为供电子,其供电子性比甲基还大.同样羧基也是以上两种效应共同作用 但其诱导效应占主要,所以它是吸电子基。甲氧基的基本信息:健康危害:对眼睛、粘膜、呼吸道及皮肤有刺激作用。
4、甲氧基官能团。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三个碳原子互相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苯环上-och3通常称为甲氧基官能团,也就是甲基连接氧原子形成的官能团,形成的化合物叫做苯甲醚。
5、苯环上-och3通常称为甲氧基官能团。也就是甲基连接氧原子形成的官能团。形成的化合物叫做苯甲醚。
一个苯环上,对位上分别有一个羟基和一个CH3,这种物质命名为:对甲苯酚。由于羟基(-OH)和甲基(-CH3)都是第一类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那么如果被溴取代的具体位置要看谁的定位效果强,定位能力-OH-CH3,所以被溴取代的结果,以-OH的定位为主,应该在苯环上羟基的邻对位。
硝基(-NO2)、羟基(-OH)、甲基(-CH3)以及三氟甲基(-CF3)是有机化合物中的常见官能团,它们对苯环电荷分布的影响如下: 硝基(-NO2)官能团:- 硝基团是一个强电子吸引团,它会从苯环中吸引电子。
代表苯环。简介:(phenyl ring)是一个闭合的共轭体系,六个碳原子的π电子云分布是一样的。但当苯环上有一个取代基时,取代基会改变苯环的电子分布,使分子极化。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都能产生这种分子极化。不仅使苯环的电子云密度增加或降低,而且还决定了苯环上各个位次电子云密度分面情况。
-OCH3替代的是苯环的一个H原子。把CH3用来替代苯环的一个H原子后,还剩下一个O要替代掉另一个苯环的H原子,由于替代的过程会导致H原子数量减一,那么为了保持H数量不变,那只能给O加上一个H,即羟基。
1、甲苯中的甲基属于硝化反应是亲电取代机理,甲苯中的甲基是给电子基,硝基苯中的硝基属于吸电子基。供电子基就是对外表现负电场的基团,而吸电子基是对外表现正电场的基团。
2、甲苯中的甲基属于给电子基。在硝化反应中,甲苯中的甲基作为给电子基,因其存在而使得苯环上的电子密度增加。硝基苯中的硝基属于吸电子基。硝基的存在导致苯环上的电子密度降低,因为硝基是一个强吸电子基团。
3、硝化反应是亲电取代机理,甲苯中的甲基是给电子基,是第一类基团,硝基苯中的硝基是吸电子基,是第二类基团,他们的定位规则是不同的,甲基是邻对位,硝基是间位(参看共振论)。甲基活化了苯环,所以硝化温度较低,硝基钝化了苯环,所以硝化温度较高。
N1-甲基-4-硝基苯-1,2-二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特定的化学名称。它的中文名称为N1-甲基-4-硝基苯-1,2-二胺,而英文名称则写作N1-Methyl-4-nitro-o-phenyldiamin。
硝基乙烷:局部刺激性较强。3 吡啶:低毒性,皮肤和黏膜刺激性。3 4-甲基-2-戊酮:毒性和局部刺激性较强。3 乙二胺:刺激皮肤和眼睛。40. 丁醇:低毒性,毒性大于乙醇3倍。4 乙酸:低毒性,浓溶液毒性强。4 乙二醇一甲醚:低毒性。4 辛烷:低毒性,具有麻醉性。
有机物液体包括多类物质,如链烷烃、烯烃、醇、醛、胺、酯、醚、酮、芳香烃、氢化烃、萜烯烃、卤代烃、杂环化物、含氮化合物及含硫化合物等等,多数对人体有一定毒性。甲苯 无色澄清液体。有苯样气味。有强折光性。能与乙醇、 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和冰乙酸混溶,极微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