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 ÷ 07 Kg/L = 811 mL ≈ 0.08411 L 然后,需要计算出溶质(NaCl)的质量和物质的量。溶质的质量为 10g。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 = m/M 其中,m 是溶质的质量,M 是溶质的摩尔质量。
2、由于1L=1000cm3,故c=1000*ρw/M,即为单位为mol/L的公式。在具体应用中,这一公式能够帮助我们从已知的溶液质量分数和密度快速计算出物质的量浓度。
3、即0.25mol,完全可以完成第二步反应,还有剩余。
4、溶液质量=10g+90g=100g 溶液体积=100g÷07g/mL 质量浓度=10g÷(100÷07)mL =10×07÷100 =0.107g/mL 此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07g/mL 。
即8g,∴x = 0.1 mol,所以NaHCO3 0.1 mol ,共计4g ,∴NaOH 为10g ,即0.25mol,完全可以完成第二步反应,还有剩余。
首先,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溶液的体积为:90g ÷ 07 Kg/L = 811 mL ≈ 0.08411 L 然后,需要计算出溶质(NaCl)的质量和物质的量。溶质的质量为 10g。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 = m/M 其中,m 是溶质的质量,M 是溶质的摩尔质量。
1、将一块质量为0g的铁合金放入锥形瓶中,再向锥形瓶中加入100g稀H2SO4,恰好使铁合金中的铁完全反应(碳不熔于稀硫酸;铁合金中其他元素含量很低,可忽略不计),测得生成H2的体积为00L(H2在该条件下的密度为0.0880g/L)。
物理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如下:常规法(天平量筒法)测固体密度: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ρ=m/v天平测质量,排水法测体积;密度比水小,按压法、捆绑法、吊挂法、埋砂法)。溶于水;饱和溶液法、埋砂法。测液体密度:ρ=m/v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
测量物质的密度是:ρ=m/V。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读作rōu)。国际主单位为单位 为千克/米^3,常用单位还有 克/厘米^3。其数学表达式为ρ=m/V。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体积的主单位是立方米,于是取1立方米物质的质量作为物质的密度。
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读作rōu)。国际主单位为单位 为千克/米^3,常用单位还有 克/厘米^3。其数学表达式为ρ=m/V。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体积的主单位是立方米,于是取1立方米物质的质量作为物质的密度。
测量固体的密度:A、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B、对规则物体用直尺测出体积V,不规则物体借助于水和量筒测出体积V;C、利用密度公式p=m/V求出物体密度。测量液体的密度:A、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m;B、用量筒测出体积V;C、利用密度公式p=m/V求出物体密度。
1、溶液的密度公式:ρ=m/V。其中的V是所测液体体积。也就是说,你测的是溶剂,那就是溶剂的密度。要是你测定的是溶液,那就是溶液的密度。比如水标准状态下密度为1kg/L,这就是溶剂的密度,加入蔗糖,形成糖水,此时即糖水溶液的密度。
2、其次,当需要计算溶质在给定质量溶剂中的浓度时,可使用变形公式C = (m/M) / (V/ρ),其中m为溶质质量,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V为溶液体积,ρ为溶液密度。此公式通过引入摩尔质量和溶液密度,将质量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联系起来,便于不同浓度单位间的转换。
3、n=m/M , c=n/v ,ρ=m/v。c=n/v (mol/L),c:浓度;n:物质的量;v:溶液体积。溶液稀释的计算核心:加的是溶剂,与溶质无关,溶质质量不变。c1·V1 = c2·V2。稀释前溶质的浓度 × 稀释前溶液的体积 = 稀释后溶质的浓度 × 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4、液体的密度是通过测量特定体积内的质量来确定的。密度的计算公式是ρ=M/V,其中ρ代表密度,M表示质量,V为体积。如果已知密度和体积,可以通过公式M=ρV计算质量;若知道质量与密度,使用V=M/ρ可以计算体积。
5、需注意,V并非溶剂体积,而是溶液总体积。例如,1升硫酸与9升水混合,溶液体积并非10升,因分子间存在间隙。计算浓度时,若未给定密度,无法直接计算。给定密度后,可通过公式V=m(溶液)/ρ计算体积,m为溶液质量,ρ为密度。计算过程中,单位换算需格外注意。正确运用单位是计算的关键。
使用手持盐度计时,用左手四指握住橡胶套,右手调节目镜,防止体温传入仪器,影响测量精度。打开进光板,用柔软绒布将折光棱镜擦拭干净。
三;偏小;偏大 (2)①在烧杯中倒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1 ; 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 ③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 2 ; ④计算盐水的密度 (3)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时,减小由于烧杯中的盐水倒不干净造成的误差。
在将水倒入烧杯后,需要轻轻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于水中,形成均匀的溶液。搅拌时应注意不要产生气泡,以免影响溶液的均匀性。配置完成后,需要检查溶液是否达到所需的浓度,可以通过测定溶液的密度或使用浓度测试纸来进行验证。一旦确认溶液符合要求,即可将其存放在合适的容器中,以备后续使用。
实验步骤:1 混合: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加入4mL四氯化碳,放入分液漏斗中,盖好玻璃塞。2 振荡:用手按住分液漏斗口部(上端的玻璃塞),另一手握住活塞部分,倒转漏斗用力振荡。3 静置: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
采集市售食盐样品(如系颗粒性状态,先置玻璃乳钵磨成粉状)置清洁瓷盘内于100±5℃干燥箱中加热烘烤4h,待冷,贮广口塑料瓶内,加盖备用。 5 分析步骤 1 称取约0.500g食盐,加水溶解定容至50mL,吸取此试样溶液0.01~0mL(相当含0.1~4μg镁)于25mL试管中,用水稀释至0mL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