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里的水烧开了和馒头蒸熟了不属于热传导,主要用到的是热传递的方式---热对流 烧水时,壶的底部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密度减小向上运动,上方温度低的密度大的凉水,向下流动,这样整个壶中的水循环流动起来,通过对流壶中的水温度升高,最终被烧开。
蒸馒头是采用导热 :温度不均匀的物体内部或不同温度的物体直接接触时,由于物质的分子、原子运动而引起热量的传递。
由于它们之间存在温度差,热传导就一直进行下去.直到把饼烙热。“蒸馒头”主要利用了对流和热传导。炉火对锅加热时,锅把热传给锅内的水,水受热后不断对流直到沸腾.沸水产生大量水蒸气,馒头处在高温水蒸气中。热由水蒸气传给馒头,使馒头的温度升高,直到最后馒头被蒸熟。“烤红薯”主要利用热辐射。
水的比热容较大,再者水的沸点低沸腾后会有水蒸汽,水蒸气遇到比自身温度低的物质时会液化,在液化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食物在吸收一定的热量时就会熟。而水蒸气液化后有成为水可以重复利用,所以在蒸馒头是会在锅里给水。
不能。铁碗的热传导性好,热量会快速地传导到外部,导致面胚无法获得足够的蒸煮时间,无法完全熟透。
哪一层后熟。为什么蒸馒头下层先熟,我觉得专家的解释很有道理:第逐层吸热,气体温度越来越低;第二,在最上层,气体液化放热,但这热量并不是全部用到了加热馒头上面。其实蒸馒头,跟普通的热传导的道理完全是相同的,离热源近,当然要先热了。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能想当然的去想一些事情。
毫升水等于1000g,也就是2斤。1000毫升的酒就不一定了,要看纯度。酒精的密度为0.8g/ml,水的密度是1 g/ml,根据比例来算。
一顿=1000公斤=1000千克;1000千克÷2升/瓶=500瓶 答案是一吨---装两升的瓶子能装500瓶。
大概一瓶啤酒,一瓶啤酒大概为600ml,啤酒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大致相当为1000g/l,也就是一瓶啤酒大概为600g,而一斤为500g,所以一瓶啤酒大概为2斤。600ml:青岛公司经典,加上瓶子大约重2斤。这是一瓶普通600毫升啤酒的实际上称测试重量。
一斤水和一斤啤酒一样重。斤,是一个传统重量单位,起源于周代,在中国大陆地区,1斤等于500克,重量为1斤的两种物品一样重,比如一斤棉花和一斤铁,两者重量一致。
1、冻豆腐要好吃,它的蜂窝就要大,空隙越大,弹性越好,烹饪起来就越美味。为了让它的蜂窝更大一些,我通常是把豆腐蒸过之后再拿去冷冻,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让它的组织孔隙更大。喜欢吃冻豆腐的朋友可以跟着我做起来了,一次多做些,吃上一两个月没有问题。自己做,蜂窝大,不粘连,比买的干净卫生。
2、是因为你炖的时间过长了就会出现蜂窝状,同样蒸的时间过长也会形成蜂窝状,豆腐本来就是熟的,炖制时不需要时间很长,只需内外热透即可。
3、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冻豆腐中的蜂窝状小孔是怎么来的么?其实是因为豆腐中有许多小孔,包含着许多的水,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整块豆腐就被挤压成网络形状,等到冰融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孔洞,使豆腐变得像蜂窝一样。
4、豆腐中本来就含有水,冻结后体积膨大,使豆腐内形成许多小孔。但表面的水分还会不断减少(即冰直接变成水蒸气跑掉,这种现象叫做升华)。因此,冻豆腐表面会出现蜂窝。【冻豆腐】的做法 1:新鲜的水豆腐数块,用自来水冲洗一下,控水,切成小块。
5、水分冻结,冷冻增加韧性。冻豆腐是蜂窝状的是因为冻豆腐的坯子在冷冻后,网络组织间的水分冻结形成冰晶体。所以会呈现蜂窝状。冻豆腐韧性比水豆腐强是因为经过冷冻冻豆腐内的内部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冷冻过后增加了韧性。
1、三态变化 水有三态,分别为:固态、液态、气态。但是水却不止只有三态,还有:超临界流体、超固体、超流体、费米子凝聚态、等离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等等。物理特性 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沸点:9975℃(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时,也就是10325kPa)。凝固点:0℃。
2、水的特性:水是无色、无味、无毒、透明的液体,占据空间,有质量,会流动,不宜压缩,有张力、压力、浮力和反作用力,有毛细现象,没有固定形状,会有液体、固态、气态三种形式存在于现实,能溶解,生物、生产、生活离不开水。
3、无色:纯净的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这一特性让我们能够透过水面看到水下的景象,如清澈河流中的鱼群和水草。 无味:水本身没有味道,这使得它成为各种饮料的基础,因为它不会影响其他物质的味道。同时,无味的水也是日常生活中清洁和烹饪的重要元素。
明明发现妈妈蒸熟馒头后锅里的水减少了,减少的水都蒸发掉了,变成了水蒸气。温度在100度以上是气体、0-100度是液体、0度以下是固体。
食材配比不合适如果想要自己在家蒸出好看且好吃的馒头,那么选择质量好的面粉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面粉的质量比较差,那最终会导致自己做的馒头特别不成功。一般情况下建议大家可以选择中筋面粉,然后要选择高效酵母,其次就是要掌握好面粉和酵母、水的配比,通常这个配比的比例应该是100:1:50。
一般比较有经验的人在蒸馒头的时候,是能够通过时间以及火候判断出锅里的馒头是否已经熟了,正常情况下,当锅里的馒头已经熟了,我们可以延迟一分钟左右去揭开锅盖,而且在揭开锅盖的时候速度千万不要快,一定要缓缓的揭开锅盖。
原因之三:蒸锅内加水过量 这种原因导致的馒头皱缩、变死面的情况比较少见,一般只可能会发生在新手制作的时候,尤其是一些原本就不太下厨做饭的人。
1、扩展:看颜色 元宵蒸熟后颜色是成微微透明的白色,有些晶莹剔透的感觉,而没熟的元宵也是白色,不过是不透明的白,是米白色。看硬度 蒸熟的元宵吸水后不仅会稍微膨胀一些,而且质地也要软一些的,用筷子夹起来还富有黏性,而没熟的元宵则是硬硬的一块,筷子无法轻松插入。
2、当观察到汤圆全部浮到水面,且变得比刚放入时稍微大一些,这通常表示汤圆已经煮熟了。此时,可以捞出一个汤圆,稍微冷却后尝一尝,确保其内部也已经热透。其次,蒸汤圆是另一种烹饪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保持汤圆的形状和口感。
3、触摸法:用筷子或者勺子轻轻触碰汤圆,如果汤圆表面有弹性,且不粘手,那么说明汤圆已经蒸熟。但请注意,不要用力戳汤圆,以免破坏其形状。观察膨胀程度:蒸熟的汤圆会因为内部的水分蒸发而膨胀,所以如果你发现汤圆比原来大了一圈,那么很可能是已经蒸熟了。
4、汤圆一般蒸10分钟左右就可以熟了。首先,汤圆的蒸煮时间与其大小、馅料以及蒸煮工具有关。一般来说,小汤圆比大汤圆更易熟,因为它们的体积较小,热量更容易穿透。此外,不同馅料的汤圆也可能需要不同的蒸煮时间。例如,肉馅汤圆可能需要比芝麻或豆沙馅的汤圆更长的时间来确保内部的馅料完全熟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