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密度是多少?谢谢了

1、水在4℃时的密度为1g/cm,相当于1000kg/m。 在5℃时,水的密度为0.999992g/cm。 在10℃时,水的密度为0.999728g/cm。 在15℃时,水的密度为0.999126g/cm。 在20℃时,水的密度为0.998232g/cm。

2、水的密度是1g/cm,10^3kg/m(t=4℃)。分子式:H2O;分子量:1016;沸 点:100℃ ;凝固点:0℃;最大相对密度时的温度:98℃;密度是指一物质单位体积下的质量,常用希腊字母ρ或是英文字母D表示。

3、温度(摄氏度):0℃时,水的密度为9987 kg/m3。4℃时,水的密度达到最大值,为1000.00 kg/m3。10℃时,水的密度为9973 kg/m3。15℃时,水的密度为9912 kg/m3。20℃时,水的密度为9923 kg/m3。25℃时,水的密度为9914 kg/m3。30℃时,水的密度为9967 kg/m3。

4、水在20℃时的密度是0.998229克/立方厘米。在2℃时,水的密度为0.999968克/立方厘米。温度升高到40℃,水的密度下降至0.992244克/立方厘米。而在4℃时,水的密度达到最大值,为000000克/立方厘米。当水温进一步升高至60℃时,密度减少到0.983237克/立方厘米。

5、水的密度=水的质量除以水的体积。在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密度的单位中。ρ=M/V。M=ρV。V= M/ρ。其中ρ是密度,M是质量,V是体积。密度的常用的单位有:克/立方厘米。g/cm3。千克/立方米。kg/m3。

6、水(20℃)密度是0.998229,水(2℃)密度是0.999968,水(40℃)密度是0.992244,水(4℃)密度是000000,水(60℃)密度是0.983237,水(18℃)密度是0.998621,水(100℃)密度是0.958375。密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ρ=M/V式中M为质量,以公斤(kg)计;V为体积,以立方米(m3)计。

大学物理取湖底为零势能面150米高,面积为3*10^6的湖水重力势能是多少...

在进行物理计算时,选取不同的参考点会影响重力势能的计算结果。假设湖底作为零势能面,对于一个面积为3*10^6平方米的湖,其深度为150米,湖水的密度为1000千克每立方米。当计算湖水的重力势能时,可以利用公式:重力势能=高度*面积*密度*重力加速度。

应是“水面低于地面高度是h2=5米”吧。可用能量方面知识做:抽水机做的功等于水增加的重力势能。抽水前,水的重心在含有水的长方体形状的中心,这个中心到地面高度是 H=h2+(h1/ 2)=5+(5/ 2)=75米 抽到地面的水,可认为重心就是在地面。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6km/h。

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见第二册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二册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第二册P47〕。

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3两式);(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6×106J,1eV=60×10-19J;*(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堰塞湖湖底底部水深达55米,水密度为1000看过kg/m^3.若湖底承受最大压强...

1、如果考虑湖底下面是真空的话,要考虑大气压强1*10^5,实际只能承受5*10^5。及=5*10^5/1000/10=50m, 则堰塞湖最多只能是50m 如果不考虑大气压强1*10^5,实际只能承受5*10^5。

2、若某堰塞湖湖堤底部的水深已达到55 m,水的密度为0×l03 kg/m3,g取10 N/kg。 (1)求上述情况下湖堤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3、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4、石柱的重力; (2)石柱的密度;(3)石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08江门)一个密度为0.5×103 kg/m边长为0.2m的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该物体的质量是 kg,它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是 N,对地面的压强是 Pa。(取g=10N/kg)答案:4kg;40N;1000Pa。

为什么冬天水结冰后湖底超不过4”C

1、冬天的湖水(上层结冰),湖水的温度最高只有4℃。当水的温度高于4℃时,它的体积才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膨胀。因此,水在4℃时的体积最小,密度最大。湖泊里水的表面,当冬季气温下降时,若水温在4℃以上时,上层的水冷却,体积缩小,密度变大,于是下沉到底部,而下层的暖水就升到上层来。

2、度 因为0到4度的水是热缩冷胀。单位质量的水4度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所以它下沉在湖底。

3、答案是肯定大于0℃,至于4℃完全有可能,而且是很可能。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也就是说和冰面接触的部分水是0℃。而往更深处水温会升高,也就是会大于0℃。如果河水常年的温度较高的话,结冰后深处水温大于4℃很正常。

4、这种循环导致池塘表面的水逐渐结冰,而冰层之下则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温度层,使得水温保持在4摄氏度左右。这一特性有效阻止了池塘底部水温的进一步下降。其次,冬季空气温度较低,但地表温度通常比空气温度高。这是因为地表接收并储存了来自太阳的热量。

5、学了物理以后,你会知道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鱼在冬天为什么不会冻死?对,就跟此题一样,湖底有鱼,且湖底的水的温度为4度。水在摄氏4度是密度最大,为1000千克/立方米。

6、在寒冷的湖泊中,尽管湖面结冰,但湖底的水温通常保持在4℃左右,因为4℃的水密度最大,阻止了上下水层的对流。当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水会迅速结冰。在河流中,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且4℃的水密度最大,导致河面水温降至4℃后,对流停止,冷空气难以影响到河底,因此结冰通常从河面开始。

湖底水的密度
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