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简介

用于脑膜白血病:鞘内注射甲氨蝶呤每次一般6mg/m2,成人常用于5~12mg,最大不12mg,一日1次,5天为一疗程。用于预防脑膜白血病时,每日10~15mg,一日1次,每隔6~8周一次。

甲氨蝶呤(氨甲蝶呤)为抗叶酸制剂,是叶酸的活性型,为叶酸及某些氨基酸如甲硫氨酸、丝氨酸等生物合成过程中一碳单位的载体。该药与酶结合后,可使脱氧胸苷酸(dTMP)合成受阻,DNA合成障碍,还可阻止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干扰蛋白质的合成,为临床基本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对白血病及对实体瘤有效。

甲氨蝶呤主要适用于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头颈部肿瘤、骨肿瘤、白血病脑膜脊髓浸润、肺癌、生殖系统肿瘤、肝癌、顽固性普通牛皮癣、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自身免疫病。

甲氨蝶呤片药典标准 1 品名 1 中文名 甲氨蝶呤片 2 汉语拼音 Jiaan Dieling Pian 3 英文名 Methotrexate Tablets 2 含量或效价规定 本品含甲氨蝶呤(C20H22N8O5)应为标示量的90%~10%。3 性状 本品为淡橙黄色片。

其他常用药物还有甲氨蝶呤(MTX),羟基脲(hydroxycarbamide,HV)、长春新堿(Viucristine,VCR)、放线菌素D(dactinomycin,更生霉素,ACTD)、光辉霉素(普卡霉素,MTH)、氮甲(NF)等。

注射用甲氨蝶呤 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淋巴瘤和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

对苯二甲酸详细资料大全

1、原料对二甲苯以醋酸为溶剂,在催化剂作用下经空气氧化成粗对苯二甲酸,再依次经结晶、过滤、干燥为粗品;粗对苯二甲酸经加氢脱除杂质,再经结晶、离心分离、干燥为PTA成品。

2、英文名: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 别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聚对酞酸乙二酯;的确良;涤纶;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达克纶等。 CAS号:25038-59-9 密度:38g/mLat 25°C 熔点:250-255°C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热塑性聚酯中最主要的品种,俗称涤纶树脂。

3、邻苯二甲酸二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24H38O4。

4、例如:带官能团化合物之间的缩聚反应如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形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见聚酯)、由己二酸和己二胺合成聚己二酰胺己二胺(见聚酰胺)的反应等;还有二异氰酸酯与二醇形成聚氨酯的聚加成反应;2,6-二甲苯酚氧化偶合形成聚二甲基苯醚的氧化偶合聚合等。链式聚合反应一般包括引发、增长和终止等反应步骤。

四甲基苯甲晴结构式

邻二甲苯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酐;杀菌剂灭锈胺、四氯苯肽和除草剂苄嘧磺隆的原料,制造邻甲基苯甲酸;同时也可以用作色谱标准物质和溶剂。

二氯化硫 【英文名】sulfur dichloride 【结构式】SC12 【分子量】1097 【物化性质】暗红色或淡红色液体,有刺激性臭味。相对密度(d415)621,熔点-78℃,沸点59℃(分解)。相对蒸气密度(空气的相对密度=1) 55,饱和蒸气压266kPa (20℃),折射率557(11℃)。溶于四氯化碳、苯。

甲磺酸加贝酯的合成:6-氨基己酸与S-甲基异硫脲硫酸盐反应,盐酸化得6-胍基己酸盐酸盐 ,与由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经氯化亚砜缩合得到的4,4’-(亚硫酰二氧基)二苯甲酸二乙酯反应,得加贝酯盐酸盐,再和甲磺酸反应得甲磺酸加贝酯。

这是因为当一个卤素原子引入α-碳原子以后,由于卤素是吸电子的,使得α-氢原子更加活泼,形成新的负碳离子更加容易,形成的负碳离子更加稳定,因此⑴式反应更快,这就是碱催化难以控制在一卤代物的原因。

一般可在检索中输入相应商品关键字,找到编码库内类似的商品分类进行编码,然后选择正确的税率进行保存。

农药的植物性农药

1、植物性农药属生物农药范畴内的一个分支。它指利用植物所含的稳定的有效成分,按一定的方法对受体植物进行使用后,使其免遭或减轻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为害的植物源制剂。

2、②生物源农药 一类是植物性农药,是用天然植物加工制成的,所含有效成分是天然有机化合物,如除虫菊、烟草等。另一类是微生物农药,是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如BT乳剂等。

3、植物源农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植物毒素。如杀虫剂:除虫菊、鱼藤酮、烟碱、藜芦;杀菌剂:大蒜素、乙蒜素;抗病毒剂:海藻酸钠、板蓝根(2)植物源昆虫激素。如植物源昆虫保幼激素等。(3)拒食剂。

4、植物源农药是指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如除虫菊素、鱼藤酮、烟碱、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具有环境相容性好、作用方式多样性强、对高等动物及害虫天敌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对农作物安全等特点。但是大多数植物源农药发挥药效慢、喷药次数多、残效期短,农民不易接受。

5、植物源农药,也称为植物性农药,是一种利用植物资源开发的环保型农药。这类农药主要基于从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如生物碱、萜烯类、黄酮类和精油,以及植物本身和按活性结构合成的化合物。

6、植物源农药一般分为生物碱类、萜烯类、黄酮类、精油类、光活化毒素类。正确使用农药品种,做到对症下药,尽管许多植物源农药具有较为广泛的生物活性,可以同时防治多种虫害或病害,但每一种植物源农药都有其最擅长的防治对象。

对甲基苯甲氰结构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