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万有引力定律」,如果你围绕着一个大质量的天体旋转,那么离得越近,速度就会越快,比如在太阳系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的运动速度就一定要比离得最远的海王星的运动速度要快,如果把这个道理推广到银河系,应当是距离银河系中心越近的恒星运动速度越快,离得越远运动速度就越慢。
2、年,天文学家首次发现系外行星,而且一次就发现了两颗,它们每一颗几乎都是地球质量的3倍,一般来说,行星都会绕着恒星来运转,就像我们的地球绕着太阳一样,但是这两颗系外行星却特别另类,因为它们是绕着一颗叫做PSR B1257+12的脉冲星(位于室女座,距离地球大约980光年)运转。
3、卫星绕着行星转动,行星、彗星则绕着恒星转动,形成一个个太阳系。这些太阳系分别由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太阳以及它们的行星组成。有两个太阳的称为双星系,有三个以上太阳的称为聚星系。成千亿个太阳系聚集在一起,形成银河系,组成银河系的恒星(太阳系)都围绕着共同的重心——银心转动。
4、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排,木星位列第五。同时,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所以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仅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在有的时候,木星会比火星稍暗,但有时却要比金星还要亮)。
5、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发表了一种测量恒星到地球距离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6、太阳系 *** 有九大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目前只有极少数科学家同意开除它,降为矮行 星) 。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卫星绕其运转,地球有一个卫星 月球,土星的卫星最多,已确认的有 26 颗。 行星 小行星 彗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 阳运转,构成太阳系。
运动时间 运动时间是指一次体育课练习的总时间或每个练习的间歇时间,在保证一定的合理强度和密度的同时,练习时间持续的长短直接关系着运动负荷的大小。如果一节课,学生长时间处于大强度的运动之中,那么,他们的运动负荷就偏大。
我国目前—般认为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在20-40%之间为宜,但究竟练习密度为多少才合理?这必须由练习的强度、学生体质水平,学校设备条件及学生学生人数而定,不必—概而论。我国目前普遍使用测定心率方法。用测定心率变化数据评定体育课的运动负荷的标准也是不—致的。
分解练习法是把完整的动作合理地分成几段或几部分,逐段或按部分进行练习的方法。分解练习法的优点,是因分解练习,动作技术的难度相对降低而利于掌握,也利于突出重点、难点,加强动作困难部分的学习而加快教学进程,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其缺点在于有可能形成对动作分解掌握的习惯,妨碍完整顺利掌握。
在体育课程中,学生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即运动负荷,是衡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身体所经历的生理变化的重要指标。这一负荷的大小,主要由运动的数量和强度两个基本因素共同决定。运动的量,是指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所完成的练习次数、延续的时间、总距离和总重量等。
学生练习时间越长、次数越多、距离越远,承受的运动负荷就越重。运动强度涉及速度、用力程度和动作难度等,如跑步的速度、立定跳远的成绩等,都会影响运动强度,进而影响运动负荷的总量。如何测评运动量和强度?通常,运动量通过练习密度来综合评价。
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程中进行练习时所经历的生理压力。它反映了学生生理活动的变化,主要由运动的量和强度两个因素决定。运动量包括练习次数、持续时间、总距离和重量等,而运动强度则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动作所需力量的大小和身体紧张程度,如动作速度、练习密度、负重重量等指标来衡量。
1、运动粘度测定仪是依据国家标准《GB/T265-88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设计制造的专用测试仪器,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是对油品等级及质量鉴别的重要理化性能指标之一。
2、运动粘度测定仪是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的仪器。具有计时试样运动时间,自动计算运动粘度的最终结果。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产品(指牛顿液体)的运动粘度,其单位为m2/s,通常在实际中使用为mm2/s。
3、其中运动粘度是润滑油最常用的粘度表示方式。粘度指数:是一个实验值用来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的程度。液体的粘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粘度指数越高则表示油品随温度的变化就越小。
4、运动粘度是在重力作用下流体内部流动阻力的量度。它是通过测量以秒为单位的时间来确定的,在固定的温度下,固定体积的流体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校准运动粘度计内的毛细管流过已知距离所需的时间为秒。此值转换为标准单位,例如平方毫米每秒。
1、我国目前普遍使用测定心率方法。用测定心率变化数据评定体育课的运动负荷的标准也是不—致的。苏联学者提出中学体育课的平均心率应达到140-159次/分为宜;日本学者从体育心理的角度提出体育课平均心率在120-140次/分为宜。
2、体育课的密度分为综合密度和专项密度两种。综合密度(也称一般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3、练习密度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计时法。使用秒表记录练习时间,计算出与全课总时间的比值。实际操作时需注意:站立式、蹲踞式起跑等预备姿势应计入练习时间;静止用力或平衡类动作、慢走或慢跑回起点时,也应作为练习时间;队列练习中,除长时间的稍息或军姿站立外,均应计入练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