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苯胺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1410 mg/kg(大鼠经口);1770 mg/kg(兔经皮) 。中毒机制:与苯胺相似,但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可能更为显著。是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有溶血作用。经皮吸收会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皮肤接触可发生溃疡。长期大量接触也可致肝损害。

急性毒性评估如下:对于大鼠,经口摄入的致死剂量(LD50)为1410毫克/千克;而对于兔类,经皮暴露的LD50为1770毫克/千克。该物质的毒性机制与苯胺相似,但表现出更强烈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它是一种高度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可能导致溶血。

NN-二甲基苯胺的环境危害主要体现在健康危害与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两个方面。首先,NN-二甲基苯胺通过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的方式侵入人体。其健康危害与苯胺相似,但毒性较弱,皮肤接触可能导致溃疡。吸收后,其会引起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导致发绀现象。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毒性表现与苯胺相似,但比苯胺弱,皮肤接触可发生溃疡。吸收后导致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引起发绀。接触后可出现恶心、眩晕、头痛以及血液的影响。

在毒理学研究中,它的急性毒性表现为大鼠腹腔内的LD50值为21毫克/公斤。这意味着在相当低的剂量下,4-氨基-N,N-二甲基苯胺就可能对生命构成威胁。此外,它还具有一定的危险特性。在适宜的条件下,如遇明火或高热,它能发生可燃反应,甚至可能发生爆炸。

因为芳环上的取代氨基是个很强的给电子基,通过其与苯环的p-π共轭作用使苯环的电子云密度增加,尤其是邻对位。由于重氮盐进攻邻位时位阻较大,因此,偶合反应优先发生在取代氨基的对位。当对位被占,则发生在邻位。偶合反应绝对不会在取代氨基的间位上发生。

二甲基苯胺国家标准

根据职业接触限值的国家标准GBZ2-2002,其最高容许浓度(MAC)为5毫克每立方米,表示在工作环境中,允许的二甲基苯胺浓度不能超过这个数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即在长时间暴露下,允许的平均浓度为10毫克每立方米。

该物质在中国国家标准中被赋予编号61796。其化学名称为4-氨基-N,N-二甲基苯胺,英文名称为4-Amino-N,N-dimethylaniline或N,N-dimethyl-p-phenylenediamine。此外,它还有别名N,N-二甲基对苯二胺和对氨基-N,N-二甲基苯胺。

测定范围:苯胺为0~500μg/ml、N甲基苯胺为0.12~500μg/ml,N,N二甲基苯胺为0.8~500μg/ml,芐基氰为0.44~200μg/ml。相对标准偏差均5%。 2 200mg硅胶的穿透容量:苯胺为10mg、N甲基苯胺为2mg,N,N二甲基苯胺为15mg。本法的平均解吸效率均95%。每批硅胶管或活性炭管应测定解吸效率。

——苯胺; 3——二甲基苯胺; 4——对硝基氯苯; 5——对硝基苯胺。 图1 色谱分离图 6 6 对硝基苯胺的溶剂解吸一紫外分光光度法 1 1 原理 空气中的蒸气态对硝基苯胺用硅胶采集,乙醇解吸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372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进行定量。

其中以联苯胺、二甲基联苯胺等三类衍生物作为中间体合成的直接染料为72只,单以联苯胺为中间体的直接染料为36只,产量几乎占直接染料总产量的50%。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生产的直接染料中属于禁用的直接染料达37只,占我国生产的直接染料品种总数的67%。

快速化学分析方法:对硝基苄基吡啶检测管、二甲基苯胺指示纸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实验室监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HJ/T31-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碘量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编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来检测。

N,N-二甲基苯胺结构式

分子式:C8H11N 分子量:1218 性质:淡黄色油状,有特殊气味液体,熔点25℃,沸点193℃,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苯和酸溶液。本品剧毒,能使人呼吸短促而致死,车间内气体最高容许浓度为5mg/m3。溶 解 性:不溶于水,溶于酸溶液、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苯。

n,n-二甲基苯胺的结构式是:C6H5N2。n,n-二甲基苯胺,也被称为N,N-二甲基苯胺或二甲基氨基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来看,它由一个苯环和一个连接在苯环上的二甲氨基2)组成。

n,n-二甲基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H11N。它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的化合物,常见于染料、农药等领域。下面,将从结构、应用和危害三个方面分析这种化合物。首先,n,n-二甲基苯胺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它含有苯环和两个甲基基团。这种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反应性。

N-甲基苯胺分子式为C7H9N,结构简式为C6H5NHCH3。N-甲基苯胺的主要作用,苯胺与甲醇在铜锌铬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粗品N-甲基苯胺,再经蒸馏脱除甲醇、水、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而得到粗N-,然后真空蒸馏得产品。N-甲基苯胺结构中含有一个苯环,一个亚氨基-NH-和一个甲基-CH3。

-苯基三甲胺的结构式为:C6H5N3。1-苯基三甲胺,也被称为N,N-二甲基-N-苯基甲胺或N,N,N-三甲基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来看,这种化合物包含了一个苯环,该苯环通过一个氮原子与三个甲基相连。这种结构使得1-苯基三甲胺在有机合成和化学反应中具有一定的活性和特殊性。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是以磺酸钠盐的形式存在,在酸性溶液中转化为磺酸,这样酸性的磺酸基就与分子内的碱性二甲氨基形成对二甲氨基苯基偶氮苯磺酸的内盐型式(成对醌结构),成为一个含有对位醌式结构的共轭体系,所以颜色随之改变。

N,N-二甲基苯胺质量指标

N,N-二甲基苯胺是一种具有特定质量标准的化学品,其质量指标由HG/T3396-2001标准规定。首先,我们来看它的外观特征,它表现为一种浅黄至黄色的液体形式。在纯度方面,干品结晶点是衡量其纯度的重要指标。一级品的干品结晶点需达到或超过0%,而二级品的要求稍低,为8%。

首先需要知道N,N-二甲基苯胺的分子量。根据化学式C8H11N,可以计算得到其分子量为1419 g/mol。根据摩尔的定义,1 mol 物质的质量等于其摩尔质量。因此,需要先计算出0.6 ml N,N-二甲基苯胺的质量,然后再将其转换为摩尔数。要计算质量,需要知道N,N-二甲基苯胺的密度。

产品性状:淡黄色油状,有特殊气味液体熔点:5℃沸点:193~194℃密度:0.96 g/ml折射率:5582闪点:73℃凝固点:5~5℃闪点(开杯):68℃黏度(25℃):5mPa·s。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酸溶液、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苯。

N,N-甲基苯胺又称二甲基替苯胺,简称DMA,分子量1218。无色至淡黄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臭味,在空气中或阳光下易氧化使色泽变深,相对密度0.9555。凝固点5~5℃。沸点193~194℃。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甲苯等多种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二甲基苯胺标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