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溴甲烷又名溴代甲烷,系无色透明的易挥发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遇堿性溶液分解。本品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进入人体,职业中毒主要侵入途径为呼吸道。溴甲烷为强烈的神经毒物。属中等毒性。
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高效、广谱地杀灭各种有害生物。它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从而达到灭虫、防病、除草的目的。土壤熏蒸后,残留的气体能迅速挥发,短时间内可播种或定植。
溴甲烷,科学名称为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以其强烈的熏蒸特性而闻名。它以其高效广谱的杀虫特性,深受农民青睐,被用作土壤熏蒸剂,能深入未腐有机体中消灭害虫、防病和除草。熏蒸后,残留气体快速挥发,为种植和定植提供了便利条件。
1、无色气体。通常无味; 在高浓度时,有甜味。分子式CH3-Br。分子量995。相对密度730(0/4℃)。熔点-966℃。沸点6℃。自燃点5322℃。蒸气密度27。蒸气压2418 kPa(1824mmHg 25℃)。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15~15%。
2、溴甲烷是一种无色气体,通常无味,但在高浓度下会带有甜味。其分子式为CH3-Br,分子量为995。它的相对密度为730,在-966℃时会熔化,沸点则为6℃。溴甲烷自燃点高达5322℃,它的蒸气密度为27,且在25℃时,蒸气压为2418 kPa(1824mmHg)。
3、溶解性: 溴甲烷不溶于水,但在乙醇、乙醚和氯仿等大多数有机溶剂中能够溶解。密度: 相对密度与水相比为72,与空气相比为27,显示出其在空气中的较高密度。稳定性: 溴甲烷在通常情况下是稳定的,不会自行分解或发生化学反应。安全标志: 根据危险标志,它被标记为2,表示为有毒液化气体。
4、在物理性质上,甲基溴的蒸汽压在25℃时为2418千帕,闪点则低至-40℃,这意味着它在常温下可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它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和6℃,说明它在低温下为固态,而在室温以上则转变为液体。
5、化学名称:溴甲烷 理化性质:纯品为无色气体。沸点5℃,具有类似氯仿的气味,凝固点-93℃,密度73g/mL。25℃水中的溶解度为34g/L,与冰水形成大体积结晶水合物,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二硫化碳、油类等。
6、氯二氟溴甲烷是一种具有特定理化特性的化合物,其在国标中的编号为22048。它的化学名称包括中文的氯二氟溴甲烷和英文的Monobromomonochlorodifluoromethane或Chlorodifluorobromomethane,也被称作一溴一氯二氟甲烷或二氟氯溴甲烷。氯二氟溴甲烷的分子式为CBrClF2,表现出无色气体的外观。
1、在遭遇溴甲烷意外时,首要步骤是立即撤离现场,确保接触者的安全。污染的衣物,尤其是那些可能吸附溴甲烷的厚实衣物如衣物、手套、靴子和鞋子,应尽快脱下。对被污染的皮肤,应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对轻度症状者应密切观察24至48小时,以便及时处理任何潜在问题。
2、可以使用喷雾状水进行稀释,并考虑将剩余气体通过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通风橱处理。在日常防护措施方面,当空气中溴甲烷浓度超过标准时,需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情况下则必须使用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眼部防护需使用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选择透气型防毒服,手部应戴防化学品手套。
3、在遭遇三溴甲烷泄漏事故时,首要措施是立即疏散人员至安全区域,并实施隔离,确保出入控制。首要任务是切断火源,避免火势扩散。地面处理技术如下:迅速用土、沙等物质筑起堤坝,防止液体流入水源,将其覆盖并吸收。如果液体流动,可在下游挖掘坑收集,随后转移至专用容器。
4、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5、应急处理 a.接触者应立即脱离现场。脱去污染的衣服。特别注意能吸附溴甲烷的衣物如厚的衣裤、手套、靴、鞋等。污染的皮肤用大量清水冲洗。对有轻度症状者应观察24~48小时。b.急性中毒患者以支持治疗为主,并按临床表现给予对症治疗。注意防治迟发性脑水肿和肺水肿。c.无特效解毒剂。
6、在通风方面,应进行合理通风以稀释泄漏的气体。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排风机将残留气体或漏出气体送至水洗塔或通风橱中处理。处理完漏气容器后,必须进行修复和检验,确保其安全后再使用。在个人防护上,空气中的高浓度甲基溴需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情况下需使用正压自给式呼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