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

1、“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即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是一种噻唑盐,化学名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唑,水溶液为黄橙色。

2、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方法),是通过快速简便的颜色反应来检测细胞存活数量。其原理是MTT可作为哺乳类动物细胞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的底物。

3、MTT法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 简便的以活细胞代谢物还原剂 MTT噻唑蓝为基础的一种检测细胞数量的方法。由 Mosmann在 1983年首先在鼠淋巴细胞系的研究中应用于检测 I L - 2等细胞因子对细胞存活和增殖的影响。

4、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 法) 由Mosmanm[1 ] 在1983 年首创,其原理是活细胞内的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可将MTT 还原成蓝紫色甲瓒,而且形成的量与活细胞数量成正比。

5、噻唑蓝的详细信息噻唑蓝,中文名亦称为噻唑兰、溴化噻唑蓝四氮唑,其化学名称为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噻唑蓝,又名四甲基偶氮唑盐,英文名写作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简称MTT。

6、大黄酸能有效抑制肺癌细胞A549的生长,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发现大黄酸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凋亡实验显示大黄酸处理的细胞明显呈现出染色质边缘化,出现凋亡小体,核固缩等凋亡形态,说明大黄酸能引起癌细胞的凋亡。通过配体竞争性实验,结果发现大黄酸可以竞争9-cis-RA和RXR结合。

mtt化学物质

MTT,全称为3-(4,5-二甲基噻唑-2-yl)-2,5-二苯基tetrazolium bromide,中文名字更为详尽,称为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市场上人们更熟悉的商品名称为噻唑蓝。这是一种呈现出鲜明黄色的染料。

MTT是一种化学染料,属于四氮唑盐类,商品名又叫噻唑蓝,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常用来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乳酸脱氢酶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活性增加,活性脱氢酶能将外源性四唑盐或者阿尔玛蓝还原,形成带有颜色的还原产物。通过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读取含染料培养基的吸光度,以衡量细胞的代谢活性。四种常用的四唑盐包括MTT、XTT、MTS和WST1,其还原产物为甲瓒。

MTT法 MTT:化学名: 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商品名:噻唑蓝。检测原理为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MTT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甲 (Formazan)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

CCK-8法(Cell Counting Kit-8)是一种高灵敏度、无放射性的比色检测法,用于测定细胞增殖或毒性实验中的活细胞数目。其核心原理基于WST-8化学物质,该物质在电子耦合试剂存在下,被线粒体内的脱氢酶还原生成橙黄色的甲臜产物。

MTT法需要专门的无菌操作台及相配套的细胞培养设备,成本较高。但是,此法对药剂所需要的剂量少,能很好的满足现在高通量筛选等筛选技术的要求。(3)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是一种以生物的部分活性物质作为敏感部件,结合物理化学分析仪器,对特定种类化学物质或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选择性和可反应的分析装置。

《Biomacromolecules》羧甲基壳聚糖/多醛瓜尔胶水凝胶

印度Shree Guru Gobind Singh Tricentenary大学科研团队研发了基于N , O -羧甲基壳聚糖 ( N , O -CMCS)-瓜尔胶的可注射水凝胶,用于持续递送抗癌药物。此水凝胶由多醛瓜尔胶 (MAGG) 和N , O -CMCS通过动态席夫碱键化学交联而成,无需额外交联剂。

希腊字母顺序(有机化学命名)

1、α(阿尔法),β(贝塔),γ(伽马),△(德尔塔)。(1)α(希腊字母)Alpha(大写Α,小写α,中文音译:阿尔法、阿拉法),是第1个希腊字母。(2)字母β,Beta(大写Β,小写β),是第二个希腊字母。在古希腊语,beta读作[b],但现代希腊语读作[v]。

2、碳原子数从一个到十个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十个碳原子以上用汉字数字表示,例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依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公布的《有机化学命名法》和中国化学会公布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

3、数字代表基团的位置,因为命名之前首先给比较复杂的物质编号,即用数字编号,然后命名。希腊字母代表与官能团的位置,例如与羧基相邻的碳则为α,依次为β,γ,δ等等。

2-甲基噻唑的结构式

为了正确标明环上取代基的位次,须将杂环母核编号,编号规则是:含一种杂原子的化合物,从杂原子开始编号;含一种以上杂原子的化合物,按O,S,N顺序依次编号,如2-甲基噻唑(结构式如)。

-噻唑酮是噻唑烷 4-位引入羰基的衍生物,在 2-位,3-位和 5-位包含的取代基各不相同。最突出的结构和性质差异取决于与氮原子相邻的 2-位亚甲基上的取代基团。

在选择细胞增殖检测方法时,MTT法(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四唑溴化物)和CCK8(细胞计数检测试剂盒)都有其特点。MTT法通过活细胞的线粒体还原外源MTT形成结晶,然后测定其溶解后吸收值,反映细胞存活。但其操作复杂,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并且存在致癌风险。

分子结构式 定义:含有一个氧和一个氮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环中的氧和氮原子分别占1,3两位,又称氮代呋喃。若氧和氮原子分别占1,2位,则称为异恶唑。性质:恶唑和异恶唑在自然界都不存在。为具有吡啶气味的液体。碱性很弱,盐类不稳定,但可与氯化汞形成络合物。

MTT,全称为3-(4,5-二甲基噻唑-2-yl)-2,5-二苯基tetrazolium bromide,中文名字更为详尽,称为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市场上人们更熟悉的商品名称为噻唑蓝。这是一种呈现出鲜明黄色的染料。

噻唑蓝简介

噻唑蓝的详细信息噻唑蓝,中文名亦称为噻唑兰、溴化噻唑蓝四氮唑,其化学名称为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噻唑蓝,又名四甲基偶氮唑盐,英文名写作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简称MTT。

2-甲基噻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