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化烃:官能团,卤原子 在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烃 2。
高中有机化学中官能团的性质有:卤化烃:官能团卤原子,在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烃。醇:官能团醇羟基,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能发生消去得到不饱和烃,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中学有机化学中的主要官能团:①C=C 加成、加聚; ②C≡C 加成 ③易取代难加成④-OH(醇)置换、取代(卤代、分子间脱水、酯化)、消去(分子内脱水)、氧化⑤中和、取代、显色、缩聚⑥-CHO 加成、氧化、还原⑦-COOH 中和、脱羧、酯化(取代)⑧-COO- 水解(取代)。

淡水鱼的鱼腥味主要是来自于环境中,由于它们生活在含有腐殖质的池塘、湖泊以及河流中,这里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中放线菌可以通过鱼鳃进入其血液,导致其带有土腥味。鱼腥味主要是鱼体中三甲胺的味,鱼类的土腥味与其生活环境有关。
鲤、鲫、鲢等淡水鱼常有一股土腥味,这是因为淡水鱼的生活环境,如鱼塘、湖泊中的腐殖质较多,很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研究表明,一些蓝藻和绿藻门生物能产生具有土腥味的物质。现在也有人认为,硅藻门的某些种类及放线菌也能产生土腥味。土腥味通过鱼鳃进入血液中,故有土腥味。
鱼之所以有腥味,主要源于其生理特点和生存环境。原因解释: 鱼体的氨基酸氧化 鱼肉中含丰富蛋白质,其中的氨基酸在特定条件下会被氧化,产生特殊的腥味。这种氧化反应在鱼类死后更加明显,因为鱼死后其新陈代谢停止,氧化过程无法被及时抑制。
因为鱼的皮肤里含有一种粘液腺,能分泌出一种有腥味的东西(叫三甲胺)。这种东西散发到空气中,我们也就能闻到腥味了。
1、乙醛(acetaldehyde)一种醛。又名醋醛,无色易流动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121℃,沸点8℃,相对密度0.7834(18/4℃),相对分子质量405,分子结构为甲基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醛基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极性分子。可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丙酮和苯。易燃,易挥发。
2、乙醛的熔点为-125℃,沸点为21℃,丙烷的沸点为-41℃。乙醛的沸点比丙烷更高的原因在于一些非常重要的化学特性。首先,乙醛分子中有一个含氧的羰基官能团,它与碳骨架中的氢原子形成了强烈的极性相互作用。
3、-CHO。乙醛 乙醛(acetaldehyde)是一种醛,又名醋醛,无色易流动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121℃ ,沸点8℃,相对密度小于1。可与水和乙醇等一些有机物质互溶。易燃易挥发,蒸气与空 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0%~50%(体积)。
4、乙醛:分子式为C2H4O,相对分子质量为405,无色液体,溶于水和乙醇等有机溶剂,沸点21℃。
5、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其沸点低(8℃),易挥发,能跟水、乙醇、氯仿等互溶。2.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加H2被还原成乙醇,表现出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