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生异构化反应生成 环己烷 ,是很困难的,这类反应对提高转化率至关重要。原因:环己烷很容易 脱氢 生成芳烃(苯),而甲基环戊烷不能直接生产芳烃。
2、在铂铼等双金属和多金属催化剂重整的芳烃转化率有很大的提高。加氢裂化反应生成较小烃分子,而且在催化重整条件下的加氢裂化还包含有异构化反应,因此加氢裂化反应有利于提高辛烷值。但是过多的加氢裂化反应会使液体产物收率降低,因此,对加氢裂化反应要适当控制。
3、水氯平衡。重整催化剂的水氯平衡很重要,重整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有两个,一个是贵金属提供的金属功能,主要是脱氢和加氢反应。另一个是氯提供的酸性功能,主要是烷烃的异构。金属功能在催化剂制作过程中已经加入,无法调节,以氯为中心的酸性功能会随着生产进行会逐渐的流失。
4、催化重整原料中表征原料反应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芳烃指数(芳烃潜含量):芳烃潜含量实质是指当原料中环烷烃全部转化为芳烃时所能得到的芳烃量。
1、苯+甲醛+HCl通过氯甲基化反应得到苄氯,加镁粉得到苯基氯化镁(PhMgCl格氏试剂),再跟乙醛亲核进攻,水解得到1-苯基异丙醇。
2、甲苯(甲基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苯和甲基化试剂反应制取。制取甲苯的一种常见方法是使用甲基化试剂(如甲基氯或甲基溴)与苯反应,生成甲苯和氯化氢或溴化氢。反应方程式如下:C6H6 + CH3X C6H5CH3 + HX 其中,X代表甲基化试剂中的卤素原子(如Cl或Br)。
3、接下来,通过氯甲基化和还原反应来制备甲苯。首先,苯、盐酸和甲醛反应生成氯代甲苯,随后氯代甲苯与锂铝合金氢化物(LiAlH)反应,将氯代基团替换成甲基,从而得到甲苯。
4、它可以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转化为甲苯。在这个反应中,苯与卤代烃(如一氯甲烷)在催化剂铝氯化合物(AlCl3)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具体的化学方程式为C6H6+CH3Cl→AlCl3→C6H5CH3+HCl在这个过程中,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甲基(-CH3)取代,生成甲苯。
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6H6 + CH3X → C6H5CH3 + HX,其中X代表甲基化试剂中的卤素原子(氯或溴)。这是一种亲电取代反应,其中甲基化试剂中的甲基阳离子(CH3+)取代了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形成甲苯。
6、方程式:ph—COOK+HCl→ph—COOH+KCl 甲苯:无色澄清液体。有苯样气味。有强折光性。能与乙醇、 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和冰乙酸混溶,极微溶于水。相对密度0.866。凝固点-95℃。沸点16℃。折光率 4967。闪点(闭杯) 4℃。易燃。
主要是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甲苯能被强氧化剂氧化,为一级易燃品。进入人体的甲苯,可迅速排出体外。甲苯易挥发,在环境中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反应。苯甲醇有微弱很香的气味,在香料工业中常用作稀释剂。
解析:(1)FeCl3溶液: 邻甲苯酚与其发生显色反应(紫色)。(2)加入金属Na:苯甲醇与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鉴别就是要找出三种物质的不同之处,先加入na单质,能冒气泡的是苯甲醇,醇能与na单质反应。再取另外两种加入kmno4(紫色)。苯酚是固体,其他四种是液体。
主要原因是苯甲醛在空气中可以被氧化为苯甲酸,这是在大气环境下实验时无法避免的空气氧化,从而导致苯甲酸产量相对增加。在分液分离产物时,苯甲醇会少量溶解于水相,不可避免地损失少量产量,而苯甲酸钠则不溶于醚相。
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的区别。分子结构不同:苯甲醇分子由苯环和一个羟基组成,而二甲苯由两个甲基取代苯环的两个氢原子。化学性质不同:苯甲醇是一种具有羟基的醇类化合物,可进行氧化、酯化反应,二甲苯是一种芳香烃类化合物,较为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对剩余的两种液体,加入铬酐硫酸水溶液,溶液变绿的为苯甲醇,因为它是唯一能与该试剂反应显色的。在工业生产中,苯甲醇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途径制备,如甲苯在碱性催化剂下氧化生成苯甲醇,或利用β-环糊精衍生物作为催化剂催化苯和甲醛反应。这些方法强调了化学反应在鉴别和制备过程中的重要性。
苯甲醇是利用甲苯上甲基的化学活性增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或者:加入钠,苯甲醇会产生氢气 。苯甲醇是最简单的芳香醇之一,可看作是苯基取代的甲醇。在自然界中多数以酯的形式存在于香精油中,例如茉莉花油、风信子油和秘鲁香脂中都含有此成分。经氧化或脱氢反应生成苯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