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染色液的配制方法

1、碘-碘化钾溶液:用于淀粉和蛋白质染色,需配制碘化钾2g、蒸馏水300ml和碘1g。溶解后稀释至300ml,棕色瓶保存,使用时可适当稀释以控制染色效果。 苏丹Ⅲ和Ⅳ:脂肪染色剂,通过不同方法溶解干粉于酒精和甘油中,或制成70%乙醇溶液。

2、革兰氏染色液基础 草酸铵结晶紫染液: A液,由1克结晶紫溶于20毫升95%酒精中,形成深紫蓝色。B液则是0.8克草酸铵与80毫升蒸馏水的混合,静置48小时后,两者交融出至关重要的染色液体。

3、醋酸-洋红染液的配置:取45毫升冰醋酸,加蒸馏水55毫升,煮沸后徐徐加入洋红1克,搅拌均匀后加入1颗铁锈钉,煮沸10分钟,冷却后过滤,贮存在棕色瓶内。在涂抹法与压碎法中,醋酸洋红常被用作核、染色体的固定和染色剂。

生物上有什么染液名称和用途

甲基绿。用于鉴定DNA;吡罗红。用于鉴定RNA;健那绿。用于线粒体染色;碘液。用于鉴定淀粉;双缩尿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苏丹三或苏丹四。用于鉴定脂肪;斐林试剂。用于鉴定还原糖;醋酸洋红溶液。用于观察细胞周期。

如:甲基绿(染DNA)、吡罗红(RNA)、龙胆紫(染色体)、醋算洋红液(染色体)、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都是只能给死细胞染色,活细胞内不着色。所以这些染液都可以鉴别活细胞与死细胞的。像楼上朋友们说的:台盼蓝、红墨水也都属于这种类型,不过不是高中课本用到的染液。

帮助染料从被染色的细胞中脱色。利用细菌对染料脱色的难易程度不同,而将细菌加以区分。革兰阳性细菌不易被脱色剂脱色,而革兰阴性细菌则易被脱色。常用的脱色剂是丙酮加乙醇。④复染液:也是一种碱性染料,目的是使脱色的细菌重新染上另一种颜色,以便与未脱色菌进行比较。这里用的是复红溶液。

实验室常用的染色液:结晶紫,碘液,乙醇,番红,沙黄,孔雀石绿 结晶紫:结晶紫是一种剂量相关的致癌物质,欧美国家严禁掺入动物饲料(甲紫有控制肠道寄生虫作用),不可内服,但并不完全禁止皮肤科外用。碘:碘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

健那绿染液的主要用途 健那绿染液主要用于染色细胞内的线粒体。在线粒体研究中,健那绿染液因其高度的专一性和灵敏度而被广泛使用。通过染色,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线粒体的形态、分布以及数量,为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依据。

高中生物实验中各种化学试剂及用途?

1、其它化学试剂:蒸馏水、生理盐水、盐酸(8%、15%)、蔗糖(0.3g/mL)、FeCl3(5%)、淀粉酶溶液、碳酸钙、层析液、卡诺氏液、NaCl(0.9%、0.14mol/L)等。

2、二氧化硅:在色素的提取的分离实验中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使研磨充分。1碳酸钙: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中和有机酸,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破坏。3g/mL的蔗糖溶液:相当于30%的蔗糖溶液,比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大,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

3、斐林试剂:由0.1g/ml NaOH和0.05g/ml CuSO4组成,用于检测还原糖,加热后呈现砖红色。 班氏糖定性试剂:蓝色溶液,遇葡萄糖加热后显砖红色,可用于尿糖检测。 双缩脲试剂:由0.1g/ml NaOH和0.01g/ml CuSO4构成,检测蛋白质时会呈现紫色。

4、二氧化硅:可使绿叶研磨充分。1碳酸钙: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3g/ml的蔗糖溶液:相当于30%的蔗糖溶液,用于质壁分离实验。不会使细胞致死,且细胞分离后可复原。1胰蛋白酶:用于分离蛋白质。用于动物细胞培养时分解组织,使组织细胞分散开,制成细胞悬浮液。

5、斐林试剂:斐林试剂与单糖中的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生物运用较多)醋酸洋红:醋酸洋红常被用作核、染色体的固定和染色剂。双缩脲试剂 :鉴定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产生紫色反应。也可用于鉴定多肽。

6、应用:可以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鉴定原理:DNA+二苯胺→蓝色 应用:用于DNA粗提取实验的鉴定试剂。6 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原理:RNA+吡罗红→红色 应用:可以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注意: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的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而不是单独染色。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