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基苯酚,就是苯酚的苯环上加一个甲基,分子式:CH3C6H4OH 同分异构体有:邻间对三种。也就是:OH-和CH3-在苯环上相邻的,OH-和CH3-在苯环上相隔一个碳的,OH-和CH3-在苯环上相对的。这三种。
2、共有六种,可以按照两个甲基是邻位、间位、对位的有序性思维,来考虑。注意处于对称位置的属于同种物质。
3、同分异构体的定义是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之间互为同分异构体。 苯甲醇分子式与甲基苯酚分子式相同,所以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4、苯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一种,因为苯是一个完全对称的结构,所以一元取代物在6个位置任意位置都是一样的。如氯苯为苯的氯取代物。结构式只有一种。
5、有多种)异类异构;(5)丙烯醇与丙醛、丙酮等异类异构;(6)乙酸甲酯与丙酸、羟基丙醛、羟基丙酮(有2种)等异类异构;(7)苯甲醇与苯甲醚、甲苯酚异类异构;(8)α-氨基丙酸与硝基丙烷(有2种)异类异构。
二甲酚橙:pH3时,它呈现红色;pH3时,呈现黄色;pH=pKa=3时,呈现中间颜色。二甲酚橙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都是红紫色,因此它只适用于在pH6的酸性溶液中。
因此,二甲苯酚橙可以用于检测酸碱度的变化,一般来说,它的变色范围在pH值为0-0时呈黄色或橙色,在pH值为0-0时呈红色或粉色。
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pH控制在5~6,滴定时溶液由紫红色恰变为亮黄色,即达终点。不能用NH3·H2O-NH4Cl缓冲液,因为NH3·H2O-NH4Cl缓冲液的缓冲范围是PH值25~25,不能控制溶液的PH值在5~6,一般使用盐酸-六次甲基四胺作缓冲。
因为二甲酚橙颜色会随着pH值变化的:从pH=1显黄色向pH=3显红色递变。
锌为基准物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标定edta 溶液的酸度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xo做指示剂时,ph值一般控制在5~0,采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控制。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可能是同一类物质,也可能不是同一类物质,但绝对不是同一种物质。如1—丙醇与2—丙醇是同一类物质,同属于醇类 苯甲醇和甲基苯酚不是同一类物质,苯甲醇属于醇,甲基苯酚属于酚类。
有机合成高分子: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如烯烃等合成大分子聚合物。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并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D 试题分析:A、对甲基苯酚属于酚类,错误;B、 为3-甲基戊烷,错误;C、 为2-丁醇,错误;D、 为3-甲基-1-丁烯,正确,答案选D。
中文名称: 2-甲酚 英文名称: 2-methylphenol 中文名称2: 邻甲酚 英文名称2: o-cresol CAS No.: 95-48-7 分子式: C7H8O 分子量: 1013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有芳香气味。
中文名称:甲酚 甲酚结构式 英文名称:Cresol 中文别名:煤酚,煤馏油酚,甲苯酚,甲基酚 英文别名:Kresol,Cresylic Acid,Tricresol。
三混甲酚,又称甲酚、甲基苯酚,分子式为C7H8O,分子量为1014,是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三混甲酚是一种无色或呈黄棕色液体,有苯酚气味。
【又名】煤酚 【分子式】CH3C6H4OH 【药理作用】 甲酚抗菌作用较苯酚强3~10倍,而毒性几乎相等,故治疗指数更高。能杀灭包括分支杆菌在内的细菌繁殖体。
1、C6H5-CH2-OH + 2Na = 2C6H5-CH2-ONa + H2 ↑、物质的量之比=1:1:1 有五种,有苯甲醇、苯甲醚、对甲苯酚、邻甲苯酚、间甲苯酚。
2、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浑浊,可以证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原理是强酸制弱酸。
3、对甲苯酚和co2反应生成水杨酸。目前水杨酸的主流工业制法是往固体苯酚钠上通二氧化碳(有时加压)生成水杨酸钠后用硫酸酸化。
4、苯酚与甲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6H5OH+nHCHO →(催化剂,加热) -[(C6H3OH)-CH2-]n-+nH2O,苯酚与甲醛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会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和水。
5、将酚醛树脂和锯木粉、滑石粉(填料)、乌洛托品(固化剂),硬脂酸(润滑剂)、颜料等充分混合,并在混炼机中加热混炼,即得电木粉。将电木粉在模具中加热压制成型后得到热固性酚醛塑料制品。
°C和179°C。苯酚(Phenol)的沸点是1875°C,苯甲醛(Benzaldehyde)的沸点是179°C。沸点,指液体沸腾时候的温度。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点为241度。间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沸点均为241度。常压蒸馏时分解。稍溶于水,极易溶于乙醇和乙醚,易溶于苛性碱和碱金属的碳酸盐溶液中呈现黄色,不能与蒸汽一同挥发,不溶于石油醚。
当然是苯酚了,苯酚含有羟基是极性分子,而且会形成分子间氢键。
邻甲基苯酚与间甲基苯酚的溶解度确实相差不大,因为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主要与酚羟基与水之间形成的氢键有关,由于甲基不能与羟基形成氢键,故这两者形成的氢键差不多。但对于邻硝基苯酚与间硝基苯酚,则情况有变化。
其中硝基为强吸电子基,酸性增强;甲基、甲氧基(动态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为供电子基,甲氧基的供电子能力大于甲基,所以酸性是对甲基苯酚大于对甲氧基苯酚;而溴的吸电子诱导作用大于供电子共轭作用,所以酸性应该为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