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如图所示的“海宝”质量为3000kg...

【10泸州】“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所示。在上海街头布置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海宝”材质均匀、实心,密度为5×10^3千克/米^3,体积为3米^3,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平方米。

重力G=质量m×g 密度ρ=质量m÷体积V(ρ读作rōu)解:①G=mg=10×3000=30000N ②ρ=m/V=3000/2 =1500kg/(m^3) 海宝的重力是30000N, 海宝的密度是1500kg/(m^3)。

(09上海) “海宝”是2010年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1所示。在点缀上海街头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海宝”(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0×103千克,密度为5×103千克/米3,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米2,(g取10N/kg.)求其①体积V。 ②重力大小G。

什么时候可以用f浮=g排

然而,在特定情境下,比如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时,我们可以应用F浮=G物=G排。这是因为在漂浮或悬浮状态下,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因此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有时,在物体部分或完全浸入液体中时,如果存在拉力作用,我们可能需要使用F浮=G-F拉来计算浮力。

F浮=G物(漂浮或悬浮时)F浮=G排 (在已知液体质量或排开液体的体积时)F浮=G-G(题目中出现了弹簧测力计时)F浮=F向上-F向下(这个用的最少,一般在判断浮力的有无时用)有很多学生浮力没有学好,是因为以前在“密度”或“运动和力”中没有学好的缘故。

F浮等于G排是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的。阿基米德原理。浸入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方向竖直向上并通过所排开流体的形心。包括物体被弹簧测力计拴着或被细绳拉着,漂浮,悬浮,沉底、沉底、要分二种情况。沉底后物体与底接触面紧密结合。

浮=G排 F浮=液体密度*g*V排 这两个公式在任何情况下成立(只要液体是静止的),(V排表示排开水的体积,G排 表示排开水的重力), 这两个公式有时不用是因为某些时候排开水的体积相对来说比较难算。

物理问题(我是初二的)

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摄氏度,吸热时温度不升高,直到冰完全融化为水后温度才开始上升,这个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用来使冰融化;放热时温度不降,直到水完全凝固为冰后温度才开始下降。

顺序比较奇怪,测力计拉力向左,大气压力向右; 活塞是里面的,与外面有杆相连,认为拉外面的杆,里面活塞运动; 针筒里真空,对活塞没有力的作用,外面只与大气接触,所以是大气压住了活塞; 漏气了,内部有气压了,会对活塞有向外的力,导致测力计示数减小。

会,气球的浮力大于重力(密度比水小所以会上浮)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理为浮力,在各个地方都有受到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支持力:必须接触并挤压,方向垂直于受力面积 (从里的三要素考虑)有,鸟的翅膀上方压强小(流速大)下方压强大(流速小)应为压强差被向上压。

关于回声的问题并不复杂,只要明确回声,是声音在传出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又反回来的物理现象。

一种是长度不变(等长收缩),一种是施力不变(等张收缩)。当你采用前者时,能保持身体姿势,但是并不做功。其实走路的时候很多能量都用来保持身体姿势协调了,而骑车时是坐姿,变化很小,而且两脚任何时候都有支持物,所以能省很多能量。我没见过数据,不过窃以为这才是省力的主要原因。

同一物体10m每秒和100m每秒所受滑动摩擦力相同?只要是同一物体在同一个表面上运动且是匀速,所受滑动摩擦力就应该相同,都等于拉力。既然滑动摩擦力相同,且都是匀速,合力为0,俩拉力是否相同?当然 俩拉力相同,那为什么俩物体速度不同?加速度的时间不一样。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