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之,这些官能团在苯环上引入了电子效应,从而影响了苯环上的电荷分布,进而影响了化学反应的性质和位置。硝基和三氟甲基是电子吸引团,而羟基和甲基是电子给予团。这些效应在有机化学反应和分子的性质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
2、例如当三氟甲基取代苯上的氢后,由于三氟甲基的吸电子作用,使连结三氟甲基和苯环的一对电子偏向三氟甲基一边,使苯环正电荷更加集中,造成苯环的钝化。
3、带正电荷的基团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带负电荷的基团具有给电子的诱导效应。烷基有给电子的诱导效应,同时又有给电子的超共轭效应。 [1](2)共轭效应 单双键交替出现的体系称为共轭效应。
1、其中主要中间体为芳基吡咯腈,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以2-对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为原料的路线上。
1、因为F氧化性较强,F吸引了C的电子,所以整个基团电子偏向F,整个基团有吸电子的趋势。
2、因为F3C(三氟甲基)是一个强吸电子基团, 双键电荷向三氟甲基旁的CH=离域, 使其电负性大于末端双键碳。 因此H+离子首先向靠近三氟甲基旁边的碳加成。
3、- 三氟甲基团是一个电子吸引团,它会从苯环中抽取电子。- 三氟甲基团引入了带有强正电的氟原子,降低了附近位置的电子密度。
1、硝基、羟基、甲基以及三氟甲基对苯电荷分布的影响如下:硝基对苯电荷分布的影响:硝基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因此,硝基取代的苯比苯更具有酸性。
2、例如当三氟甲基取代苯上的氢后,由于三氟甲基的吸电子作用,使连结三氟甲基和苯环的一对电子偏向三氟甲基一边,使苯环正电荷更加集中,造成苯环的钝化。
3、侧链,如甲基,羟基,硝基等,可以使苯环上与其临位、对位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如苯酚与浓溴水的反映,甲苯与硝酸在浓硫酸催化下的反应(55~60摄氏度)。
4、使连结三氟甲基和苯环的一对电子偏向三氟甲基一边。当三氟甲基取代苯上的氢后,由于三氟甲基的吸电子作用,使连结三氟甲基和苯环的一对电子偏向三氟甲基一边,使苯环正电荷更加集中,造成苯环的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