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的成分与形体是什么样子的?

1、就形态来说,可分为:广袤稀薄而无定形的弥漫星云(无规则形状,星云边界直径最大为几十光年,重量在10。个太阳左右,密度在10-100原子/cm3之间。),亮环中央具有高温核心星的行星状星云(行星状星云有质量中小状恒星爆炸后产生,核心为白矮星,外形呈圆盘状或环状,带有暗弱延伸星云。

2、龙虾星云的主要形体特征包括:辐射星云:龙虾星云是一个辐射星云,主要由氢原子组成。这些氢原子被附近一颗年轻的大质量热星释放的强大紫外能量电离,电离后的离子捕获电子时释放出肉眼可见的辉光,主要表现为红色光芒。

3、这个问题很难说,一般是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但是你也不排除小质量星云大质量恒星,行星也没说是大行星,例如木卫二相当于一个地球大。卫星也可能比小行星大,彗星、流星、也是。流星有时就是彗星,例如通古斯事件,引起爆炸的是一颗彗星。

4、电离后的离子会捕获周围的电子,从而产生我们肉眼可见的辉光,主要表现为氢原子发出的红色光芒。据估计,这个星云距离我们大约6000光年,所占据的范围宽约250光年,从视觉上看,它几乎覆盖了四个满月的宽度。星云IC 4628还有另一个别名,被赋予“龙虾星云”的雅号。

怎么区分暗星云、超新星遗迹、弥漫星云和行星状星云?

1、弥漫星云:这类星云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延伸范围可达几十光年,亮度和密度均较低。它们由气体和尘埃组成,质量不一,从几倍到数千倍太阳质量不等。弥漫星云在银河系中分布不均,有的呈现群体结构,种类繁多,包括亮星云、暗星云、发射星云、反射星云和球状体等。

2、就形态来说,星云可以分为弥漫星云,行星状星云和超新星爆发后的剩余物质云(超新星遗迹)。弥漫星云  指具有不规则形状,没有明确边界的星云。这类星云比行星状星云大得多,延伸范围平均大小为几十光年,但是要暗弱的多,而且密度也要稀薄得多,每立方厘米只有几个质子和电子。

3、暗星云的神秘面纱当明亮的星云背后没有光源,暗星云便悄然出现。它们如同银河中的隐形宝石,吸收并散射着光线,如南天的煤袋星云和猎户座马头星云(B33),后者的深空观测价值极高,是业余天文爱好者的向往之地。

4、暗星云 明亮的弥漫星云之所以明亮,是因为有一颗或几颗亮恒星的照耀。如果气体尘埃星云附近没有亮星,则星云将是黑暗的,即为暗星云。暗星云由于它既不发光,也没有光供它反射,但是将吸收和散射来自它后面的光线,因此可以在恒星密集的银河中以及明亮的弥漫星云的衬托下发现。

星云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1、星云是由尘埃、氢、氦和其他电离气体构成的星际云,通常是恒星诞生的区域。星云概念的简述:星云在天文定义上,指的是从地球看去,深空中有一片类似地球大气中的“云”状物质。这些“云”状物质实际上是由尘埃、氢、氦和其他电离气体构成的星际云。最初,星云的定义较为宽泛,包括任何弥散天体的总称,甚至包括银河系以外的星系。

2、星云是由宇宙中的尘埃及气体所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氢气。简单来说,可分为四类:发射星云、反射星云、暗黑星云及行星状星云。发射星云 发射星云是受到附近炽热光量的恒星激发而发光的,这些恒星所发出的紫外线会电离星云内的氢气(Hii regions),令到它们发光。

3、星云假说最早由18世纪的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它描述了宇宙中物质的起源和恒星的构成。 星际物质是由极其稀薄的气体和微小尘埃组成,它们在宇宙中广泛分布,形成了巨大的云状结构。这些物质的密度极低,每立方千米的重量大约在10^-8克到10^-4克之间。

4、星云主要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具体包括以下成分:主要气体成分:氢:星云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占据了星云物质的大部分。氢是宇宙中最为丰富的元素,也是构成恒星和行星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氦:仅次于氢的元素,在星云中的含量也相当可观。氦是一种惰性气体,在恒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亮星云的分类

1、亮星云根据起源和物理本原又可分为4个次型:弥漫星云,本身发射暗弱辐射,外形不规则;反射星云,因反射附近亮星的光而发亮;行星状星云,典型的形态是表面有亮度很高的圆盘或圆环;超新星遗迹,这是一些高速膨胀的气体云,它们是恒星爆发时抛射的物质。 正是这些明亮的恒星才把这些星云照亮。星云发亮是通过两种途经实现的。

2、反射星云是反射附近星光而发亮的星云。在银河系中,弥漫星云和暗星云高度聚集在旋臂中,大多数离银道面不超过300光年,同直径10万光年的银河圆盘相比只是极薄的一层。根据星云发射谱线的强度,可测定弥漫星云化学组成。

3、星特朗80DX可以清晰观测到多个经典亮星云,包括猎户座大星云、哑铃星云等天体,但需注意观测环境和设备调试。 常见可观测星云类型 猎户座大星云(M42)是最容易观测的目标,如同一团泛着青光的云雾,秋季至冬季最佳观测期。哑铃星云(M27)呈现沙漏状轮廓,夏末秋初用25mm目镜可辨识。

4、星云根据其发光方式可以分为发射星云和反射星云。发射星云中间有一颗非常炽热的恒星,星云吸收此星的紫外辐射后再发射可见光辐射。反射星云则是反射来自附近亮星云的光。行星的定义与分类 行星是绕太阳或其他恒星公转的天体,例如彗星和流星,但不包括卫星。

5、弥漫星云 弥漫星云是星际介质集中在一颗或几颗亮星周围而造成的亮星云,这些亮星都是形成不久的年青恒星。弥漫星云呈现为不规则的形状,犹如天空中的云彩,但是它们一般都得使用望远镜才能观测到,很多只有用天体照相机作长时间曝光才能显示出它们的美貌。

6、亮星云按光线源可分为两种:发射星云这类星云年轻热星,它们发出的紫外线辐射使云中的气体发生电离,星云也因此发出可见光。如猎户座大星云,巨蛇座的天鹰星云都属于发射星云。反射星云顾名思义,这种星云本身不发光,它的光亮是因对来自邻近恒星之光的反射。

一直不明白星云到底是什么物体

1、星云是由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结合成的云雾状天体。以下是关于星云的详细解释:主要成分:星云的主要成分是氢,其次是氮,还含有一定比例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星云中含有有机分子等物质。物质密度:星云里的物质密度很低,如果用地球上的标准来衡量,有些地方甚至是真空的。

2、首先,m78不是星星,是星云,星云 (Nebula) 包含了除行星和彗星外的几乎所有延展型天体。它们的主要成份是氢,其次是氮,还含有一定比例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含有有机分子等物质。星云是由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结合成的云雾状天体。

3、发射星云能辐射出各种不同色光的游离气体云(也就是电浆)。造成游离的原因通常是来自邻近恒星辐射出来的高能量光子。这些不同的发射星云有些类型是氢Ⅱ区,也就是年轻恒星诞生的场所,大质量恒星的光子是造成游离的来源;而行星状星云是垂死的恒星抛出来的外壳被曝露的高热核心加热而被游离的。

4、还有一些是行星状星云,这也是有一些即将面临衰死的进行恒星所形成的,因为所有恒星都会面临生老病死,当这些恒星不会变成超新星时,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能量,恒星上面的物质就会掉落,但是这些物质会形成密集的物体,所散射出来的气体就会形成行星状星云。

5、浩瀚宇宙中最吸引人的非星云莫属了。其实星云是由非常稀薄宇宙尘埃和气体组成的,甚至有些星云中还发现了含有有机分子等物质,星云里的物质密度是很低的,基本上一立方米不到100个原子。若拿地球上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有些地方是真空的。

6、星云的形成 星云是由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结合成的云雾状天体。星云里的物质密度是很低的,若拿地球上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有些地方是真空的。可是星云的体积十分庞大,常常方圆达几十光年。所以,一般星云较太阳要重的多。星云的形状是多姿多态的。星云和恒星有着血缘关系。

宇宙中的星云都是什么形状

1、行星状星云(NGC 6751)如同太阳般的恒星在即将死亡之前,所展现出令人赞叹的高度对称形状。这个星云位于天鹰座,距离地球约6500光年。明星泡泡 明星泡泡(Sharpless 2-308)是一个巨大的宇宙泡沫,由一个热的、大质量恒星的快速风吹形成。这个星云位于大犬星座,距离地球约5200光年。

2、旋涡星云,位于宝瓶座南部,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状星云。由于其距离地球过近,在城市夜空中难以观察,但在农村使用强力双筒镜有可能看到。 三叶星云,位于人马座,因其独特的形状和三条黑纹而被称作三叶棚羡星云或三裂星云。它可以通过大型天文望远镜拍摄彩色照片,中心包含有炽热的年轻恒星。

3、呈圆形、扁圆形或环形,有些与大行星很相像,因而得名,但和行星没有任何联系。它的样子有点像烟圈,中心是空的。有一颗很亮的恒星在行星状星云的中央,称为行星状星云的中央星,是正在演化成白矮星的恒星。行星状星云的生命十分短暂,通常这些气壳在数万年之内便会逐渐消失。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