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特性,不随形状和空间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随物质的状态、温度、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是属性。在物理学中,密度被定义为单位体积内的物质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会有所不同,即使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其密度也会有所变化。
属性是本身具有且不变得 性质 ,如 质量 ,而 密度 在不同温度下是不同的,因而是 特性 。
1、密度是什么属性 特有属性 物理意义 密度的物理意义,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只随物态(温度、压强)变化而变化。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不随形状和空间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辨别一种物质的种类的物质的特征。一般来说,不论什么物质,也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体积或密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注意 人体的密度仅有02 g/cm,只比水的密度多出一些。
3、密度不是物质的基本属性,而是表观属性,因为物质的密度和物质所处的环境和状态是相关,所处的环境包括温度和压力,物质的状态大致可以分为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等。
4、我在初三物理书(人教版11年4月1日印)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但我在另一安初三物理电子书中(人教版06年6月印)的书中看到: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变化规律 一般来说,不论什么物质,也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体积或密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联系温度T、压力F和密度ρ(或体积)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气体的体积随它受到的压力和所处的温度而有显著的变化。
与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与分子极性成正比。与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有机物的密度与分子中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原子所占质量分数成正比。与分子极性成正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有机物,其分子的极性越强,沸点就越高,密度也越大。
一般来说,有机物的密度与分子中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原子所占质量分数成正比。
地球内部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压力、重力、温度、磁性及弹塑性等 ①、密度: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可算出地球的质量为974×1021t,再利用地球体积可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16g/cm3。但从地表岩石实测的平均密度仅为7~8g/cm3,可以肯定地球内部必定有密度更大的物质。
要辨别有机物和水的密度大小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有机物浮于水面,则有机物的密度比水小;第二种,有机物和水互溶,则有机物的密度与水相近;第三种,有机物在水面下,则有机物的密度比水大。将有机物和水倒入同一容器,第三两种情况有机物和水同在可看到明显分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