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晶胞中小球的半径除以原子所在的线的长度就是线密度;利用晶胞中小球的面积除以原子所在的面的面积就是面密度。体心立方晶体 从铁器时代开始,bcc结构的金属或者合金已经被人类广泛地应用到生产和生活当中。它们最主要的优点是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和很大的应变状态下都表现出很高的强度。
单位晶胞原子数为2,配位数为8,原子半径根号(3)/4 a(设晶格常数为a),致密度0.68 体心立方晶格的原胞与晶胞不同,在体心立方格子的晶胞中,以一个顶点作为原点,向近邻3个体心格点作出3个基矢,由此3个基矢构成的平行六面体就是体心立方的原胞。
线密度=质量÷长度=M÷L。面密度:单位面积上的质量,同样地,也可以描述为“忽略体积后的区域在单位面积上的质量”。这时候,你要把这个物体看成一块区域。上图中,你垂直从上往下看,这个长方体就是一块4×3的长方形。
体心立方晶胞体积 V=d^3=(4r/3^0.5)^3 堆积密度=2x原子体积/V=pi r^3/2V=55 体心:原子数 2,配位数 8,堆积密度 55%;面心:原子数 4,配位数 6,堆积密度 704%;六方:原子数 6,配位数 6,堆积密度 704%。
以一个面计算,共有 4*1/4 = 1 个原子对角线上(面心的“心”) 1 个原子,一个晶胞的底面上共有2个原子,面密度 2/S = 2/a^2。面心立方(FCC,face centered cubic)晶格(胞)(F.C.C.晶格) 面心立方晶胞,金属原子分布在立方体的八个角上和六个面的中心。
体心立方晶胞体积V等于d^3 = (4r/3^0.5)^3。堆积密度等于2乘以原子体积除以V,即π r^3 / (2V) = 55%。体心立方晶胞的原子数为2,配位数为8,堆积密度为55%。面心立方晶胞的原子数为4,配位数为6,堆积密度为704%。
fcc是面心立方晶格结构。面心立方晶格位于顶点上的原子属于该晶胞的部分为1/8,位于面上的原子属于该晶胞的为1/2,故晶胞中原子数是4个。与12号原子相距最近且距离相等的有1111118号共计2个原子,配位数为12。
FCC,即面心立方晶格(Face Center Cubic/Face-Centered Cubic),是晶体结构的一种。面心立方晶格的晶胞是一个立方体,立方体的八个顶角和六个面的中心各有一个原子。
fcc是什么晶体结构 FCC是面心立方晶格(Face-centered cubic)的缩写。它是金属中最常见的晶格结构,其原子排列规律是沿着所有三个维度方向均匀分布。这种晶格结构在许多金属和合金中都可以观察到,如铜、金、银、铝等。面心立方晶格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因此在设计纳米材料时,常常被用作模板或模板的框架。
以一个面计算,共有 4*1/4 = 1 个原子对角线上(面心的“心”) 1 个原子,一个晶胞的底面上共有2个原子,面密度 2/S = 2/a^2。面心立方(FCC,face centered cubic)晶格(胞)(F.C.C.晶格) 面心立方晶胞,金属原子分布在立方体的八个角上和六个面的中心。
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堆积的四种基本模式包括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六方最密堆积和简单立方。面心立方 面心立方又称为fcc,是金属晶体排布中最常见的一种堆积方式。面心立方中每个原子的周围都有十二个相邻原子,其中三个原子构成一个面心三角形,与其相邻的三个面心三角形在空间中相互垂直。
1、简单立方的致密度计算:一个FCC晶胞共有8*1/8+6*1/2=4个原子,原子的总体积为V1=4*4πr/3。面心立方的密排方向为[110],从而有4r=a*sqrt。单个晶胞的体积为V2=a,联立前面三个式子可计算其致密度为η=V1/V2=π*√2/6=74%。
2、FCC和BCC的面密度计算公式如下:FCC晶体,面心立方晶胞包含有六个面,每个面上有四个原子,所以每个面上的原子数为4,而FCC结构每个原子共享1/2个面。因此,FCC晶体的面密度=4×1/2÷[(1/2×d)^2]其中,d表示原子直径。
3、四个角 4 个原子,但每个角上的原子只有 1/4 在立方晶胞的底面上, 以一个面计算,共有 4*1/4 = 1 个原子对角线上(面心的“心”) 1 个原子,一个晶胞的底面上共有2个原子,面密度 2/S = 2/a^2。
4、面心立方的可以直接用公式,因为h,k,l三个值都是奇数,晶面间距为三分之根号三。至于面致密度,画出该面单位面的原子排布,原子面积除以该面总面积就是答案 如:100面是二分之a,110面是二分之根号二a,111面是二分之根号三a。a为晶格常数。
fcc是面心立方晶格结构。面心立方晶格位于顶点上的原子属于该晶胞的部分为1/8,位于面上的原子属于该晶胞的为1/2,故晶胞中原子数是4个。与12号原子相距最近且距离相等的有1111118号共计2个原子,配位数为12。
FCC,即面心立方晶格(Face Center Cubic/Face-Centered Cubic),是晶体结构的一种。面心立方晶格的晶胞是一个立方体,立方体的八个顶角和六个面的中心各有一个原子。
fcc是什么晶体结构 FCC是面心立方晶格(Face-centered cubic)的缩写。它是金属中最常见的晶格结构,其原子排列规律是沿着所有三个维度方向均匀分布。这种晶格结构在许多金属和合金中都可以观察到,如铜、金、银、铝等。面心立方晶格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因此在设计纳米材料时,常常被用作模板或模板的框架。
fcc和hcp都是密排结构,而bcc则是比较“开放”的结构,因为它的间隙较多。fcc和hcp金属中的八面体间隙大于四面体间隙,故这些金属中的间隙原子往往位于八面体间隙中。在bcc晶体中,四面体间隙大于八面体间隙,因而间隙原子应占据四面体间隙位置。
FCC,BCC,HCP(c/a=633)晶体的密排面,密排面间距,密排方向,密排方向如下图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到BCC结构的四面体和八面体间隙都是不对称的。其棱边长不全相等。FCC和HCP都是密排结构,而BCC则是比较“开放”的结构。其间隙较多。
1、在面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111。面心立方晶格的介绍:一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代号A1,英文缩写为fcc。铝、铜、金、银、镍、γ-Fe等金属具有这种晶体结构。在其晶胞中,每个顶点有一个原子,每个面心有一个原子。
2、中心的原子是均分的,晶面上有原子,且原子的院子量最大的晶面原子密度最大。
3、①在面心立方中 具有最大原子密度的晶面是{111},具有最大原子密度的晶向是110。②体心立方中 具有最大原子密度的晶面是{110},具有最大原子密度的晶向是111。
4、这个滑移有关 滑移面总是原子排列最密的晶面,而滑移方向也总是原子排列最密的晶向。这是因为在晶体的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上,原子间的结合力最强,而面与面之间的距离却最大,即密排晶面之间的原子间结合力最弱,滑移阻力最小,因而最易于滑移,沿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滑动时,阻力也最小。。
5、但是它们的塑性变形方式与面心立方(face-centered cubic,fcc)结构的金属有较大的差别,这主要是由它们的晶体学点阵特点和高的晶格摩擦力导致的。面心立方结构:这种结构除顶角上有原子外,在晶胞立方体六个面的中心处还有6个原子,故称为面心立方。
6、面心立方密堆积的原子密排面和原子密排方向,并用密勒指数表示,说明其堆积方式,在图中标出全部L3对称轴的位置。面心立方只有两种:一种是滑移,一种是孪生,第一层(A层)上按小球的球心落在一类空隙的中心的方式堆积第二层(B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