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就是甲烷分子去掉两个氢原子后剩下的部分。三甲基就是甲烷分子去掉三个氢原子后剩下的部分。
-CH3 叫甲基 ;-CH2- 叫亚甲基 ;-CH-叫次甲基 对应的基团中的碳原子分别称为伯碳原子,仲碳原子,叔碳原子.没有H的是季碳原子,不再称作某甲基。
属于一碳单位的是甲基、亚甲基、甲炔基、亚胺甲基等。一碳单位有甲基、亚甲基、次甲基、羟甲基、甲酰基及亚氨甲基等。一碳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一碳单位是合成核苷酸的重要材料。
1、亚甲基(=CH2)常在化学中表示仲碳原子(secondary carbon) 常来表示有两个键被取代的碳原子。它与其它原子团相连,单独可叫亚甲基,也做-CH2-(methylene)。
2、亚甲基蓝(化学式:C 1 6 H 1 8 ClN 3 S,分子量:3186),3,7-双(二甲氨基)吩噻嗪-5-鎓氯化物,是一种吩噻嗪盐,正电荷不稳定。
3、结构:苯基-亚甲基- 甲苯分子中的甲基碳上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或者苯甲醇分子中去掉羟基。苯甲醇C6H5CH2OH、苄基氯C6H5CH2Cl、苄基氰C6H5CH2CN等分子中都含有苄基。其他:有机合成中缩写为Bn。
4、属于一碳单位的是甲基、亚甲基、甲炔基、亚胺甲基等。一碳单位有甲基、亚甲基、次甲基、羟甲基、甲酰基及亚氨甲基等。一碳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一碳单位是合成核苷酸的重要材料。
1、但在醇溶液中,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溶液使内酯环开环后生成异构化苷,酸化亦不能再环合成原来的内酯环,为不可逆反应。在氢氧化钾的醇溶液中,甲型强心苷内酯环上双键由20(22)转移到20(21),生成C22活性亚甲基。
2、\x0d\x0a甲型强心苷在碱性醇溶液中,由于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上的双键移位产生C-22活性亚甲基,能与活性亚甲基试剂作用而显色。乙型强心苷在碱性醇溶液中,不能产生活性亚甲基,无此类反应。
3、C17位上不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应:甲型强心苛在碱性醇溶液中,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上的双键移位产生C22活性亚甲基,能与活性亚甲基试剂作用而显色。乙型强心苷在碱性醇溶液中,不能产生活性亚甲基,无此类反应。
4、【答案】:C本题考查甲型和乙型强心苷的区别。由于甲型强心苷的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的双键移位产生C活性亚甲基,亚硝酰铁氰化钾试剂能与之发生反应。
1、方法之一:分别称取甲型强心苷与乙型强心苷各1mg,用少量50%乙醇溶解后加入间二硝基苯乙醇溶液0.1ml,摇匀后再加入20%氢氧化钠乙醇溶液0.2ml,呈紫红色的为甲型强心苷,否则为乙型强心苷。
2、【答案】:因为甲型强心苷(A)含不饱和五元内酯环而乙型强心苷(B)不含不饱和五元内酯环,加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检识,A为紫红色,B为(—)反应。
3、内酯环不同。甲型强心苷元(强心甾烯类):甾体母核的C-17侧链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而乙型强心苷元(海葱甾二烯或蟾蜍甾二烯类):甾体母核的C-17侧链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两者内酯环不同。
4、二者鉴别反应:(1)Legal反应:取样品1~2mg,溶于2~3滴吡啶中,加入1滴3%亚硝酰铁氰化钠溶液和1滴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甲型强心苷呈阳性反应,即反应液呈深红色并逐渐退去。乙型强心苷无此反应。
5、【答案】:C C17位上不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应:甲型强心苛在碱性醇溶液中,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上的双键移位产生C22活性亚甲基,能与活性亚甲基试剂作用而显色。乙型强心苷在碱性醇溶液中,不能产生活性亚甲基,无此类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