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稳定。在碱性条件下非常稳定、大多数酸性条件下也稳定。与水分层界面非常清晰。与水分层,水在下层。而DCM与水分层,水在上层。用MeTHF作溶剂,产品可在釜内脱水,因为MeTHF与水形成特殊的共沸物。MeTHF的沸点为80℃,回流冷凝器可用水作为冷却介质。
是不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不好说但,分层是会的啊~百度资料如下~不溶于水,20℃时在水中溶解度为11%(W),在60摄氏度时,在水中的溶解度最低。
-甲基四氢呋喃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5H10O。
糠醛,又称2-呋喃甲醛,其学名为α-呋喃甲醛,是呋喃2位上的氢原子被醛基取代的衍生物。它最初从米糠与稀酸共热制得,所以叫做糠醛。糠醛是由戊聚糖在酸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戊糖,再由戊糖脱水环化而成。生产的主要原料为玉米芯等农副产品。合成方法有多种。
糠醛,也称2-呋喃甲醛,是植物纤维原料如玉米芯、燕麦壳等经水解和脱水过程产生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4H3OCHO。它的发现和命名历程可追溯到19世纪,最初由德别东村的压马次雷纳和斯滕豪斯通过实验研究确认。
玉米芯可以提炼糠醛。糠醛,又称2-呋喃甲醛,与糖醛是同一物质。其学名为α-呋喃甲醛,是呋喃2位上的氢原子被醛基取代的衍生物。它最初从米糠与稀酸共热制得,所以叫做糠醛。糠醛是由戊聚糖在酸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戊糖,再由戊糖脱水环化而成。生产的主要原料为玉米芯等农副产品。
糠醛又名呋喃甲醛。据查询百度百科糠醛的分子中含有一个呋喃环和一个醛基,能溶解很多有机溶剂。糠醛又名呋喃甲醛、人造蚁油、焦粘醛等,是以玉米芯、棉籽壳、稻壳、甘蔗渣等含有多缩戊糖的农副产品为原料,经水解而制得的一种化工原料。
糠醛,又名呋喃甲醛,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沸点高达167℃。它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源自1922年美国魁克麦片公司的工业化生产突破,标志着这一农林化工产品的诞生。尽管1978年世界产量曾达到250kt的峰值,但此后并未有显著增长,中国年产量约为35kt。
外观:无色液体 熔点:-136 °C沸点:78-80 °C(lit.)密度:0.86 g/mL at 25 °C(lit.)折射率:n20/D 406(lit.)闪点:4 °F水溶解性:15 g/100 mL (25 C)凝固点:-136℃BRN:102448溶解性: 2-甲基四氢呋喃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出峰。根据查询中国化工企业联盟官网显示,二甲基四氢呋喃是一种无色、可与水混溶、在常温常压下有较小粘稠度的有机液体,流动性好,在液相状态,有出峰的现象。
糠醛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可制备戊二醇、乙酰丙醇、戊二烯以及酮类和甲基四氢呋喃等,由糠醛制得的1,6-己二胺〔H2N-(CH2)6-NH2〕,为制取尼龙66的原料;由糠醛制得的呋喃经电解还原,还可制成丁二醛,后者为生产药物阿托品的原料。许多糠醛的衍生物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1、是不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不好说但,分层是会的啊~百度资料如下~不溶于水,20℃时在水中溶解度为11%(W),在60摄氏度时,在水中的溶解度最低。
1、顺酐法:采用顺丁烯二酸酐催化加氢制取四氢呋喃。我国顺酐生产近年来发展较快,四氢呋喃为顺酐的一级深加工产品,顺酐生产的发展为四氢呋喃生产提供了原料来源,顺酐水溶液加氢制四氢呋喃必然会有较快发展。
2、糠醛法---由糠醛脱羰基生成呋喃,再加氢而得。这是工业上最早生产四氢呋喃的方法之一。糠醛主要由玉米芯等农副产品水解制造。该法污染严重,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已逐步被淘汰。
3、聚四氢呋喃的工业生产主要依赖于四氢呋喃的正离子聚合过程。这个关键步骤的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nC4H8O + H2O → (引发剂) → HO-[-C4H8O-]n-H 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乙酸酐、高氯酸、氟磺酸或发烟硫酸作为引发剂。
4、在N2保护条件下,向工业四氢呋喃中加入镁屑,加热并滴加溴乙烷进行格氏反应;(2)回流反应液;(3)精馏得到高纯的无水级四氢呋喃。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水级四氢呋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1L工业四氢呋喃中加入10-20g镁屑、15-30g溴乙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