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若反应方程式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参与,可以通过观察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来判断平衡状态。因为在此条件下,气体的质量(m)和体积(v)保持不变,所以密度也不会变化。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若反应涉及纯气体,不能仅凭密度变化判断平衡,因为密度在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
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反应。如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在恒温恒容条件下,不管反应如何进行,是否平衡,均有压强不变。无法判断。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这是判断化学平衡最直接、最根本的标准。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体系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在反应达到平衡时,各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将保持恒定,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
压力P=nRT/V,R是常数,T一定,n/V一定,则P一定。密度=m/V,m一定,V一定,则密度一定。相对分子质量,体积一定,则物质的量一定,且质量也一定,则摩尔质量一定。注:1)根据质量守恒,则反应前后的体系的质量是不变的。2)因为是反应体系,则气体总体积是固定的(密闭容器)。
密度的三个公式是:密度=质量/体积:ρ=m/V。质量=密度×体积:m=ρ×v。体积=质量/密度:V=m/ρ。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它反映了物质内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ρ)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以千克/立方米(kg/m)或克/立方厘米(g/cm)为单位。
我来告诉你一种转换方法,先记住基本的密度计算公式把它写在一个三角形内,如下图:当已知质量m和体积V,求密度p。用手遮住要求的密度p,如下图,已知的m和v一个在上,另一个在下,所以m÷V。p=m/V。
密度 (ρ) = 质量 (m) / 体积 (V)这里的质量通常以克(g)或千克(kg)为单位,体积以立方厘米(cm)或立方米(m)为单位。 固体密度的公式 对于均匀固体,其密度可通过其质量和尺寸来计算。
计算密度的三个公式:ρ=m/V 用密度鉴别物质方法是测量出物体的密度,比对密度表,如果所求值与密度表中来某种物质密度接近或者相等,那么就可以大致判断为该物质。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表示。
- 密度计算公式:ρ = m / (V2 - V1)。 比重杯法 - 装满水后称量烧杯质量,记为m1。- 放入金属块,溢水后称量,记为m。- 取出金属块后称量剩余水和烧杯,记为m3。- 密度计算公式:ρ = ρ水 * (m2 - m3) / (m1 - m3)。 阿基米德定律法 - 测金属块重力G。

1、②中算出的单位为摩尔每毫升,×1000转化为摩尔每升。
2、n=cV,c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V是溶液的体积(L)。了解并熟练掌握常见的转换及推论公式十分重要。(1)物质的量浓度(c)与质量分数(w)之间的转换:c=1000dw/M,d表示溶液的密度(g/cm3),M是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
3、单位为mol/L。计算式为:C=n/V. C=1000ρω/M 浓度指某物种在总量中所占的分量。浓度 质量分数(%)摩尔分数(%)物质的量浓度(mol/L)质量摩尔浓度(mol/kg)重量百分浓度:一般使用最常用。体积百分浓度:常用于酒类表示。体积摩尔浓度:化学常用。
4、实验室使用的浓盐酸的物质质量分数一般为35%,密度为19g/cm3 (1)将多少升氯化氢(标准状况)通入00L水中可得到35%的浓盐酸?(2)求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解题思路: 有关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5、M (这里多了1000是因为密度与M的单位不统一,为了统一单位故乘以1000 然后代入(1)就可以得到结果了。。C=1000PX%/M 在两边同乘以b……就是你上面的答案了。。
6、定义与基本公式:物质的量浓度?定义为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之比,即 $c = frac{n}{V}$。质量分数定义为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再乘以100%,即 $w = frac{m{质}}{m_{液}} times 100%$。假设与换算:为了方便计算,通常假设溶液的体积为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