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溶于苯、乙醚、氯仿、四氯化碳,溶于乙醇,不溶于水,能随水蒸气挥发。有毒!主要用于制造对甲苯胺、联甲苯胺、对硝基甲酸、对硝基甲苯-2-磺酸、3-氯-4-硝基甲苯等。
下午好,乌洛托品和三乙烯二胺一样都是一种极性化合物结晶,可以溶于水、无水甲乙醇和丙酮等极性溶剂而难溶于脂肪烃、芳香烃和卤代烃,滴落到人体皮肤表面时直接用水冲洗即可没有明显毒性和腐蚀力。用温水冲洗效果更好。
苯胺盐酸盐因分子结构溶于水。苯胺盐酸盐看分子结构C6H5-NH3Cl,苯胺盐酸盐溶于水是一种电离的过程,有离子键的断裂,会放出热量。
溶解性: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及甘油等有机溶剂。 相容性:材料:稀释后对金属有强烈腐蚀性,316#和318#不锈钢及铝可作良好的结构材料。
有碱性,能与盐酸生成盐酸盐,与硫酸生成硫酸盐。
1、对甲苯胺,有机化合物,无色、光泽片状结晶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盐酸,有毒,是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并能刺激膀胱尿道,能致血尿。在工业上对甲苯胺主要用作染料中间体及医药乙胺密啶的中间体。
2、对甲苯胺性质:可以溶于水。但是在氢氧化钠中会分解。方法如下:第一步,先用水浸提混合物,提取出“对甲苯胺”只要蒸发出水分就可以得到“对甲苯胺”了。第二步,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浸提上步骤地剩余混合溶液。
3、亚硝酸钠处理剂是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状结晶,无毒、无臭不挥发、不易燃、易溶于水,呈中性。 处理剂与亚硝酸钠在强碱性介质中发生反应,使有害的亚硝酸根分解为氮气而释出,因而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4、对甲苯胺为白色片状结晶;熔点45℃;沸点200%(常压)、76℃(333kPa);相对密度0.9619;折射率5534。三种异构均可溶于乙醇、乙醚及稀酸液中,微溶于水。由相应的硝基甲苯还原制得。
5、熔点101~103℃。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苯、二氯甲烷。制剂外观为橘黄色液体,密度01~02(20℃),闪点39~43℃,易燃,常温贮存2年稳定。避免在低于0℃和高于35℃的温度条件下存放。毒性低毒。
6、甲苯胺制备对氨基苯甲酸不能直接使用高锰酸钾是因为高锰酸钾氧化性太强,容易氧化对氨基苯甲酸中的氨基,产生氨气和二氧化碳等副产物。这不仅会降低对氨基苯甲酸的产率,而且会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1、M=mRT/πv=00×31×293/(366×0.5)=65pa。分散粒子(胶粒)大小介于真溶液与粗分散体系之间,因此胶体浴液与真溶液不同。
室温下,用酸性水溶液/甲苯重复萃取。对甲苯胺与质子酸加合形成离子型化合物而溶于水。甲苯酚则不然。甲苯胺的酸性水溶液可以最后用Na2CO3(或NaOH)中和而分离。
苯胺不溶于水,甲苯酚也不溶于水,但是甲苯酚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钠盐。所以就会分层,再用分液的方法就可以把苯胺,分离出来。向甲苯酚钠溶液中滴加酸,就可以得到甲苯酚。
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苯甲酸溶解并放出气泡。不溶部分加入碳酸钠溶液,对甲苯酚溶解。剩下的加入盐酸,对甲苯胺溶于盐酸。
加NaHCO3溶液,苯甲酸进入到水相,甲苯、苯胺、苯酚在有机相,分液得苯甲酸钠,加点HCl再分液得苯甲酸。加NaOH溶液,苯酚进入到水相,苯胺、甲苯在有机相,分液得苯酚钠,加点HCl再分液得苯酚。
根据三者酸碱性的不同,卞胺可以与酸反应,甲苯酚可以与碱反应,而苄醇则是中性的。
苯佐卡因合成中合成对甲基乙酰苯胺时,加入对甲苯胺后缓慢加入冰醋酸是为了防止酸碱反应过于剧烈。
也是刚做完有机实验是吧。。我不明白为什么产物会变黄?不是说好的无色么。
避免碱性过强。后处理期间要加碱调节ph,加入百分之5的碳酸钠的目为控制pH在78之间,避免碱性过强而产生胶状氢氧化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