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题:第二题:答案选A 解释:设容积底面积为S,水密度P 因为B悬浮在水中所以浮力等于重力。
2、中考物理压轴题答题技巧 切入点一: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基本图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添加辅助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一道很简单的证明题是可以不用添加辅助线的,其余的全都涉及到辅助线的添加问题。
3、物理的压轴题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取决于你对所学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了。一般物理的压轴题中一个是力学一个是电学的,看你八年级的学习基础应该很不错,所以九年级知识的掌握也应该不成问题,不要想的太难。
4、ρA=7ρB 解得:= (4)由(3)、(4)解得:G动=GA ;G动=GB ηA ===70 ηB ===80% ;ηB-ηA=80%-70%=10 解析:难题。本题考查了力学综合知识,对图像意义的理解,基本受力分析和机械效率的计算。识别图表是对考生读题能力的考查之一,也是今后物理考试的命题趋势。

PB’=密度*(原体积-h*底面积)g/底面积=密度g*(原高-h)=500g*(0.2-h)设PA’=PB,得h=0.075m,就是说h=0.075时,PA’=PB。
已知木块的体积是金属块体积的5倍,求:金属的密度和木块的重力。(g=10牛/千克)(5分) 如图20所示,已知正方体A的密度是0.8克/厘米3,体积是125厘米3;长方体B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0厘米2,且长方体B对桌面的压强是700帕,根据上述条件除可求正方体A的边长和A的表面积外,还可求出一些有关物理量。
难度较高。2023年中考物理试卷相比2022年中考来说,难度有所增加,体现中考的选拔功能。压轴题是浮力密度相关计算题,因为已知量是字母,用字母推导,部分同学不习惯,可能会造成失分,相比之下难度较高。浮力题目有哪些注意点,一看有无浮力,底部无液体的无浮力,如桥墩,沉船等。
第一题:第二题:答案选A 解释:设容积底面积为S,水密度P 因为B悬浮在水中所以浮力等于重力。
答案:金属块的密度是7×103kg/m3。说明:(1)涉及两种物理状态下的浮力问题,往往要对两个不同状态下的物体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列出两个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出结果来。
1、第二题里面,要理解浮力的原理。浮力只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及液体的密度有关,即F浮=液体密度p×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重力加速度g。螺母掉出来,但是要注意到题干中整体瓶子处于悬浮状态,说明整个瓶身浸入水中,估排开水体的体积V排仍等于3个瓶子的体积,没有变化。
2、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垂直时,入射角等于折射角(都是零度),入射角小于全反射临界角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大于等于全反射临界角时没有折射。水的比热在日常中是最大的,所以比较时,质量相等,吸收热量一样多时,肯定水的温升最低。(当然有特殊情况的,如金属锂,锂的比热约是水的两倍。
3、而题目中要求计算电动机正常工作10 s消耗的电能,由于该电路不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在计算电功时不能用W=I2Rt计算,只能用W=UIt计算(w=I2Rt只是计算了电热,这只是消耗电能的一部分)。故正确解法应该为:W=UIt=380 V×lO A×10s=8×104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