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条件下,乙苯发生溴代反应更快。烷基侧链都是苯环的活化基团,活化程度与推电子诱导效应有关,只要不是烷基太大造成空间位阻。少量碳原子的直链烷基,碳原子数越多,烷基对苯环的活化效应越好。
判断与溴反应最快的方法如下:取代基活化作用越强,反应速度越快。环上有甲基就比有硝基的反应速度快,因为这个反应是苯的亲电取代。π键上的电子得到进一步富集,则反应可以加快。烷烃基是具备推电子效应的,如与碳碳双键直接相连的烷烃基越多,则π键上的电子的富集程度越高。
使得侧链跟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活泼,易被氧化,且无论侧链长短,其氧化产物都为苯甲酸。如甲苯、乙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发生以下两种取代反应:甲苯和溴能发生取代反应,但条件不同,取代位置不同。(1)发生在苯环上,即侧链对苯环的影响(Fe催化)。
C2H5-C6H5+Br2---C2H5-C6H4-B+HBr。这是一个化学方程式,光照取代在乙基上,发生自由基取代,溴取代在侧链上,与苯环相连的第一个碳上的氢原子。所以乙基苯和溴的反应方程式为:C2H5-C6H5+Br2---C2H5-C6H4-Br(生成邻或对位取代物)+HBr(反应条件:光照)。
甲苯+Br2=FeBr3=邻溴甲苯或对溴甲苯+HBr,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液溴是纯净物,常温下溴是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液溴是红棕色发烟液体,相对密度119克每立方厘米(20℃),熔点-2℃,沸点578℃。气温低时(20℃)能冻结成为带金属光泽暗红色针状晶体。
甲苯与液溴进行反应时,会生成溴代甲苯。这一过程属于取代反应,其中液溴中的溴原子会取代甲苯分子中的氢原子。具体而言,当以铁作为催化剂时,溴原子会优先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生成取代产物。如果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反应,取代反应则会在甲基上的氢原子上进行。
甲苯和液溴在催化剂FeBr3的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取代位置通常发生在苯环上。甲苯本身与溴水不发生反应,但可以萃取出溴水中的溴单质,导致溴的甲苯溶液与水分层。由于溴的甲苯溶液的密度小于水,且呈现橙红色,因此位于水的上层。(这里描述的是一个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反应。
在铁催化剂条件下,甲苯与液溴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生成溴代甲苯。反应方程式为:C6H5CH3 + Br2 (Fe催化剂) → C6H2(CH3)Br 甲苯在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催化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对硝基甲苯。
在铁粉或无水三氯化铁催化作用下,甲苯与液溴反应主要生成邻位和对位产物,其中含有少量间位产物。由于甲基的空间位阻较小,所以生成的邻位产物相对较多。而如果使用乙苯或异丙苯作为反应物,生成的间位产物则会相对增多。具体来说,当苯环上已有取代基为邻对位定位基时,第二个取代基将进入邻对位位置。
和碳酸钠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由此先将这两个鉴别出来。再将碳酸钠滴加到另两种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氢钠,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答案为C.这种题与密度有关。
如图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C为OD为C1E为Fe单质,其余为化合物。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产物均已略去。(1)写出有关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B ,F ,H 。(2)指出MnO2在相关反应中的作用:反应① 中是 剂,反应②中是 剂。
例如用四氯化碳提取溴水中的溴。蒸发要的是留下的物质;蒸馏根据的是沸点不同 B 先加镁离子,碳酸根和氢氧根都沉淀,所以先加钡离子,沉淀碳酸根。过滤后加镁离子,沉淀氢氧根,过滤后加银离子,检验氯离子。刚才看了后边同学的解真要较真的话,第一题选C比较好。
容易看出,铜降低了1价,磷升高了5价,因此1mol的硫酸铜得到的这1mol电子显然是由0.2mol的单质P所提供,答案即为A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同种元素化合价由两边向中间靠拢的反应称为归中反应,归中反应化合价的改变仅仅是向中间化合价靠拢,而不允许交叉。
第三题貌似不用那么复杂。5mol的氢氧化钠吸收1mol的二氧化碳 若生成碳酸钠则两者比例应是2:1 2NaOH+CO2→Na2CO3+H2O 若生成碳酸氢钠两者比例应是1:1 NaOH+CO2→NaHCO3 5是个好数字不用列方程了 上述两个反应加起来除以2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