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191g,这是如果不溢出的话,瓶子应有的重量,而现在下151g,191-151=40g,这40g是溢出水的质量,按水密度1g/mL计算,溢出的水是40mL。另由一开始水瓶里是装满水的,于是溢出的40mL就是大米的体积。40mL=40cm,48g/40cm=2g/cm。
2、小 151 2×10 3 试题分析:在测量麦粒体积时,由于麦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麦粒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小。天平在测量时,所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内所有砝码质量之和再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由图知,所测物体的质量为151g。
3、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Vρ或 V=m/ρ,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特别是一些质量和体积不便直接测量的问题,如计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纪念碑的质量等。4.判定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
1、由此可求出待测米粒的密度为ρ=m/v =mρ水/(m+m1-m2)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2、有一个密度瓶装大半瓶水,记下水体积V1;2,把100颗米放入天平,测出质量M;3,在把100颗米放入装有水的密度瓶中,记下体积V2;4,算出100颗米的体积(V2-V1);5,根据M÷(V2-V1)得出。
3、cm^2*10^3kg/m^3 解:由题意可知,溢出的水比加入的大米的质量少:151g-143g=8g,则溢出的水为:m水=48g-8g=40g。
1、小米密度2g/cm,所以100克小米大概是100×2=120毫升,大米的密度大约是67克/立方厘米。 1升=1000立方厘米,所以1升米等于1670克。
2、小米的密度大约为2克/立方厘米。因此,100克的小米大约相当于100乘以2,即120毫升。
3、小米密度=2克/立方厘米,一升=1000立方厘米,那么,一升小米的重量为:2×1000=1200克=2千克。即一升小米约等于2公斤。
+48=191g,这是如果不溢出的话,瓶子应有的重量,而现在下151g,191-151=40g,这40g是溢出水的质量,按水密度1g/mL计算,溢出的水是40mL。另由一开始水瓶里是装满水的,于是溢出的40mL就是大米的体积。40mL=40cm,48g/40cm=2g/cm。
天平在测量前,要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调至左端零刻度线后,调节平衡螺母,根据指针的偏转,“左偏右调”,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由于大米是颗粒状的,直接倒入量筒中称量时,由于大料之间有较大的空隙,所以测得的体积要比实际大米的体积要大,所以测得的密度要比实际大米的密度小。
大米的密度,经过实验测定,平均为67克每立方厘米。这个数值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实验得出,即利用托盘天平测量大米的质量,结合量筒测量其在食用油中的体积。由于大米颗粒间存在空隙,若直接测量体积会有所误差,因此食用油是理想的介质,可以准确地填补这些空隙。
用排水法测 1,有一个密度瓶装大半瓶水,记下水体积V1;2,把100颗米放入天平,测出质量M;3,在把100颗米放入装有水的密度瓶中,记下体积V2;4,算出100颗米的体积(V2-V1);5,根据M÷(V2-V1)得出。
+48=191g,这是如果不溢出的话,瓶子应有的重量,而现在下151g,191-151=40g,这40g是溢出水的质量,按水密度1g/mL计算,溢出的水是40mL。另由一开始水瓶里是装满水的,于是溢出的40mL就是大米的体积。40mL=40cm,48g/40cm=2g/cm。
cm^2*10^3kg/m^3 解:由题意可知,溢出的水比加入的大米的质量少:151g-143g=8g,则溢出的水为:m水=48g-8g=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