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如何以乙酰乙酸乙酯和三个碳以下的有机物合成3-甲基-5-己烯-2-酮

1、先在乙酰乙酸乙酯的2位引入苄基,再引入乙基。产物在稀碱液中发生酮式分解就得到目标分子。

2、乙酰乙酸乙酯用一当量的乙醇钠脱质子,然后和1,4-二溴丁烷反应进行烷基化。产物在乙醇中用乙醇钠脱质子,发生分子内亲核取代,构建环戊烷环。然后用浓碱液进行酸式分解,得到的羧酸还原成醇,再转化为碘代烃。用该碘代烃对乙酰乙酸乙酯进行烷基化,然后酸式分解,得到比之前羧酸要多两个碳原子的羧酸。

3、强碱得到碳负离子→缩合→水解→加热脱羧 你要还有问题,可以向我提问。然后把链接通过百度hi告诉我。

4、合成路线如图(Et表示乙基)。楼上似乎目标产物少了一个碳。

3,5-二甲基己-1-烯结构式?

1、分子式为C6H12,主链碳原子数为4个的烯烃共有4种,不要忘记2–乙基–1–丁烯以及3,3–二甲基–1–丁烯。 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苯甲酸→苯甲酸钠,苯酚→苯酚钠→苯酚,苯酚与苯甲酸钠溶液分层,可以分液法分离。 维勒第一个以无机物为原料合成有机物尿素,凯库勒最早提出苯的环状结构理论。

2、则该饱和碳为1,若两个均有或者均无侧链,编号除双键位置最小,还要以侧链最小加合数为原则。2,3-二甲基环戊烯,不饱和碳有侧链就是1,答案就是1,5-二甲基环戊烯,按楼下所说或者课程答案的读法,课本里的1,6-二甲基-1-环己烯就应该称为2,3-二甲基-1-环己烯,这明显不符定义。

3、顺-2,5-二甲基-3-己烯的结构简式如图。

4、-二甲基-1-戊烯的分子式为C8H14,它的结构式如下:CH3 ─ CH2 ─ C(CH3)═CH─CH3 其中,烯丙基部分的碳碳双键位于第三个碳原子和第四个碳原子之间,而第三个碳原子和第四个碳原子均连接有一个甲基基团(CH3),而且在分子中处于相邻的位置。

5、结构简式为:HC三CCH=CHCH=CH2。

用乙酰乙酸乙酯及必要试剂合成3-甲基-5-己烯-2-酮

首先让乙酰乙酸乙酯两个羰基中间的亚甲基接上一个乙基(此亚甲基氢带酸性,容易形成负离子,从而与CH3CH2Cl等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再让它在酸性或碱性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可生成2-戊酮。

将甲醇和丙醇制备为甲基氯和丙基氯。乙酰乙酸乙酯两次攫取α-H和甲基氯和丙基氯反应,再水解脱羧。

合成路线如图(Et表示乙基)。楼上似乎目标产物少了一个碳。

以乙酰乙酸乙酯和甲苯为主要原料可以合成苯丁酮。乙酰乙酸乙酯遇三氯化铁呈紫色。用稀酸或稀碱水解时,生成丙酮、乙醇和二氧化碳。在强碱作用下,生成两分子乙酸和乙醇。催化还原时生成β-羟基丁酸。新蒸馏的乙酰乙酸乙酯中,烯醇式占7%,酮式占93%。

庚烯有多少种同分异构体?

有34种同分异构体。计算方法:等效氢法。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相当于平面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

估计考不到这么复杂:27种庚烯。先画出所有可能的碳架结构,然后分析双键可能的位置。

CH3-CH=CH-CH=C=CH-CH3 CH2=CH-CH=C=CH-CH2-CH3 CH2=CH-CH=CH-CH=CH-CH3 C7H10是降冰片烯的化学式 ,化学名为双环[1]-2-庚烯。

己烯是什么?

1、己烯作为长链烷烃。具体不同的同分异构,具体的同分异构体名称如下。己烯的同分异构体主链为6个C时,其同分异构体为1-己烯、2-己烯、3-己烯。己烯的同分异构体主链碳有5个C时,且支链碳在主链的3号碳时,同分异构体为3-甲基-1-戊烯、3-甲基-2-戊烯、2-乙基-1-丁烯。

2、己烯C6H12 乙烯C2H4 碳和氢原子数不同,但比例都是1:2。

3、至于楼主问的是己二烯为什么不是二己烯,叫他己二烯是因为他是己(碳原子个数)二烯(表示有两个双键),二己烯那就是二(个)己烯(分子?基团?)了。其实这个问题在我学的时候也挣扎了很久。包括丙烯基和烯丙基的区别之类的问题。总之第一个字是用来形容的,中国汉语博大精深啊。。

4、C6H8有很多同分异构体,比如环己炔。C6H12是己烯或环己烷。

5、不是。乙烯是一种在正常温度下为气态的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它是气化烃,不属于液化烃的范畴。

6、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己烷,剩下的三个能与硝酸银氨水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1-己炔,剩下的两个,高锰酸钾酸性酸性溶液有气泡的是1-己烯。

3甲基5己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