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乙酸与甲酸甲酯的质荷比图像为啥不一样

1、化学位移。都是两个单峰,但是峰的化学位移不一样的。甲酸甲酯的甲基氢化学位移比乙酸的更高。乙酸,也叫醋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

2、主要原因可以从溶液本身以及指示剂两方面来查。当溶液本身是类似于缓冲溶液一样的情况时,当到达终点的时候,它的pH值突变不明显。那就会导致变色不明显。另外一种情况是指示剂加的太少或者指示剂本身的变色不明显。例如酸色和碱色颜色接近。

3、醛基反而是更具有还原性,不容易被还原;从结构看正常的羧基上的O由于旁边是烷烃基不是H,是给电子的,所以O上电子云密度大,带有更多负电荷,更容易质子化,从而发生反应更容易;甲酸甲酯能与氢气甲酸甲酯即HCOOCH3,其中的H已完全饱和,不能再和H进行加成。

4、比如石油醚:乙酸乙酯=3:1比石油醚:乙酸乙酯=10:1的极性要大得多,可以用于柱色谱中分离)分离两种极性差不多的物质(如乙酰二茂铁和二茂铁的柱色谱分离即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0:1的溶剂洗脱)。同时混合溶剂也用于物质重结晶(咖啡因在75%乙醇中重结晶)。

为何选用酚酞作碱滴定醋酸,而不用甲基橙或甲基红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的突跃范围内,酚酞的PH变色范围是8—10,甲基橙的PH变色范围是1—4,甲基红的PH变色范围是4—2,因此应选用酚酞指示剂,而不选用甲基橙和甲基红,否则滴定终点会提前到达。

甲基橙和甲基红的变色范围都低于pH8,所以都不符合酸碱指示剂的选择要求,即滴定终点的误差会很大,测定结果不准确。

滴定醋酸时,结果生成的醋酸钠是碱性的,也就是说滴定终点是在碱性的位置上,酚酞变色是在PH8-10,所以可以使用。

醋酸甲基氢化泼尼松简介

1、醋酸甲基氢化泼尼松是一种主要成分的针剂,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和腱鞘炎等疾病。其具体用法及用量如下:肌肉注射,剂量范围为40-120毫克/次,每3-4周注射一次,使用前需充分摇匀。

2、【别名】 6-甲基强的松龙;甲基泼尼松龙;甲基氢化泼尼松;甲基去氢氢化可的松 ,甲基氢化泼尼松 【外文名】Methylprednisolone 【适应症】 抗炎作用较强,对钠潴留作用微弱,作用同泼尼松 甲基氢化泼尼松醋酸酯混悬剂分解缓慢,作用持久,可供肌内、关节腔内注射。

3、适应症 抗炎作用较强,对钠潴留作用微弱,作用同泼尼松。 甲基氢化泼尼松醋酸酯混悬剂分解缓慢,作用持久,可供肌内、关节腔内注射。 甲基氢化泼尼松琥珀酸钠为水溶性,可供肌注,或溶于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因半衰期短,故治疗严重休克时,应于4小时后重复给药。

4、【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活动性风湿痛、关节炎、腱鞘炎、肌腱劳损等据报道,硬膜外封闭对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有良效。 【用量用法】 口服:5~10mg/次,2~6次/日。关节腔内、滑膜腔内或局部注射:5~50mg/次。

冰醋酸中s-p西格玛键数目为什么为零?

1、C的外层电子2s22p2,1个s轨道上的电子激发到p上去了,然后形成的1个2s轨道和3个2p轨道重新组合成4个等同的sp3杂化轨道。然后分别H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C―H西格玛键。

2、形成西格玛键的是S-P轨道,不是S轨,因为必须是两个轨道最大重叠,所以只能在两个原子的连线上形成一个西格玛键。只有一个。

3、如果主族元素的原子(A)最外层是s电子,而另外一个主族元素的原子(B)最外层电子是p电子,那么A与B之间形成的是s-p杂化;如果A原子的最外层是s层电子,B原子最外层是s电子,则形成s-s 西格玛键。

测定醋酸含量时,为什么用酚酞指示剂?可以用甲基橙或甲基红指示

1、酚酞指示剂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下颜色转变很显著。根据知到题库查询,酚酞指示剂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下颜色转变很显著,其从无色到红色的转变点(pH=2-0)非常适合测定醋酸含量。

2、测定苯甲酸时,滴定产物呈弱碱性,化学计量点在弱碱性区域,应选用酚酞做指示剂(变色范围为2——0),用甲基红(变色范围4—2)、甲基橙(变色范围2—4)都不行。

3、实验一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NaOH与CO2反应生成Na2CO3,所以NaOH标准溶液部分变质。

4、化学计量点时反应产物是NaAc,是一种强碱弱酸盐,其溶液pH在7左右,酚酞的颜色变化范围是8-10,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正处于其内,因此采用酚酞做指示剂,而不用甲基橙和甲基红。 食用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乙酸),同时也含有少量其他弱酸,如乳酸等。凡是CKa 的一元弱酸,均可被强碱准确滴定。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