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常量为G,那么地球的平均密度表达式为?

1、在不计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2、由mg=GmM/R得M=gR/G 其中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mg,M是地球的质量,R是地球的半径,G为引力常量。

3、已知地球半径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

4、以月球为研究对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r^2=m[(2π/T)^2]r,其中m为月球质量,M为地球质量,可解得M=(4π^2)(r^3)/(GT^2)。

5、m=2kg,后来,加速度=18÷2=625,因为a=5,所以重力加速度k=0.625,gR^2=kH^2,所以H=16R,高度16R-R=15R。gR^2=kH^2,所以k=gR^2/(2R)^2=g/4 GM=gR^2,M=gR^2/G,V=4/3πR^3,平均密度=M/V=4g/(3πRG)。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

地球内部的主要物理性质

1、地球内部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压力、重力、温度、磁性及弹塑性等。 (一)密度 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可算出地球的质量为974×1021 t,再利用地球体积可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16 g/cm3。但地表岩石实测的平均密度仅为7~8 g/cm3,由此可以肯定地球内部必定有密度更大的物质。

2、地球内部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压力、重力、温度、磁性及弹塑性等。地内压力总是随深度连续而逐渐地增加的 (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着地球的吸引力和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

3、地球的物理性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球的密度和重力。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水的密度的五倍多,这种高密度的物质产生了地心引力,形成了重力,使地球上的物体保持在地表附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4、地球内部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压力、温度及弹性等。密度 根据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出地球的质量为974×1024千克(几乎六十万亿亿吨),再除以地球的体积,就可得到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17g/cm3, 地表岩石平均密度仅为7~8g/cm3。

5、地球基本的物理性 地球内部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压力、重力、温度、磁性及弹塑性等。

6、地球的物理性质包括:铁镍内核、地幔、熔岩、地壳以及高山海洋大气层组成的。地磁发自内核,有南北极之分,从而保护了地球生命不受外太空射线的伤害。地球自西向东围绕着地轴24小时一周的速度旋转。并围绕着太阳每年一周的速度公转。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27度夹角,一年中有了四季之分。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为G,求地球平均密度?

在不计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设地球质量是M,设想在地球表面有一个质量是m的小物体,则 GMm / R^2=mg 得 M=g R^2 / G 注:因地球自转很慢,所以上面是忽略了地球自转的影响。

已知地球半径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

地点选在在北极或者南极,排除地球自转的影响。向心力等于零,重力等于万有引力,F=G·M·m·R^-2=mg,M和m分别为地球和物体的质量。

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可看成等于万有引力。由此得到:GMm/R^2=mg 所以:M=R^2g/G 这是万有引力一章中常用的一个解题的基本思路。记住它。

什么是地球的重力和密度?

1、地球的密度或称为比重也是一个有趣的研究点。因为密度有区别,所以同体积的铅比铁重,而同体积的铁比木头重。我们是否能够确定地球内部1立方米的重量呢?假如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能算出地球的全部质量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物质的引力的计算。

2、密度:在物理学中,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特性,不随状态、形状和空间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只随物态(温度、压强)变化而变化。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3、所谓重力及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不考虑浮力,重力及物体的重量(也称质量)和密度成正比例。

4、重力是地球所受的引力,而质量是物质的一中性质。重力用公式计算:G=mg(g=9。8N/kg)要注意区别重力和质量这两个物理量,不能把物体的轻重(即物重)与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即质量),看成是一回事,将这两个概念混淆。

地球半径是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万有引力常量是G.忽略地球自转...

1、解:设:地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半径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2、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1)求卫星环绕地球运行的第一宇宙速度v1;(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运行周期为T,求卫星运行半径...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3、如果问向心加速度大小,直接用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公式带。每处g不同,要注意。地球表面某物体:mg=G*(Mm/R^2),解得GM=gR^2,然后把GM用gR^2代换。同时第三问M也解出来了。R和R+r,判断很简单,就看质量中心距离,即你所视作的质点间距离。

4、设地球的质量为M (1) F=G*M*m/4R^2 (2)重力约等于万有引力,设g‘为高度为R处得重力加速度,则 mg=G*M*m/4R^2 得g=G*M/4R^2 (3)由(1)(2)比较可得高处的重力加速度比较小。

5、设地球质量是M,设想在地球表面有一个质量是m的小物体,则 GMm / R^2=mg 得 M=g R^2 / G 注:因地球自转很慢,所以上面是忽略了地球自转的影响。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