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甲苯磺酸钠是一种化合物,它在中国的别名包括对甲基苯磺酸钠、4-甲苯磺酸钠和甲苯-4-磺酸钠。其英文名称为Sodium p-toluenesulfonate,还有其他名称如p-Toluenesulfonic acid sodium salt、Toluene-4-sulfonic acid sodium salt以及4-Methylbenzenesulfonic acid sodium salt。
对甲苯磺酸钠呈现出典型的白色片状晶体形态,常常以二水结晶的形式存在。它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强,20℃时可溶解67克,而在80℃的高温下,其溶解量更是达到了260克。它在甲醇中溶解性良好,但在大多数有机溶剂中仅能微溶。20克/升的溶液呈现出pH值在8至10的范围,显示出其酸碱度特点。
对甲苯磺酸钠,作为对甲苯磺酸的钠盐,具有两亲性,常见于洗涤剂的配方中。其制备过程是通过将对甲苯磺酸或对甲苯磺酸母液与烧碱进行中和反应而得。在中国,对甲苯磺酸钠的生产并不罕见,许多专注于对甲苯磺酸的工厂实际上也包括其钠盐的生产能力。
对甲苯磺酸钠是一种白色粉状结晶体,易溶于水。一般通过甲苯磺化后用碱中和制得。主要用于合成洗涤剂的调理剂、助溶剂,以及医药合成中间体。
对甲苯磺酸钠具有一定的安全和危险特性,以下是相关的危险说明:危险代码:Xi,意味着它在处理时需要注意,属于第三类危险物质。危险等级为36/37/38,表示它可能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刺激。在使用过程中应特别小心,避免直接接触。
1、以甲苯为原料,进行硝化,此时主要生成对硝基甲苯,也副产邻硝基甲苯,分离后,将对硝基甲苯还原,生成对氨基甲苯,最后磺化而得。
2、由苯胺与硫酸反应成盐再转位而得。将苯胺滴入浓硫酸中反应,将反应混合物倾入冷水中,得到对氨基苯磺酸的无色沉淀。冷却后过滤,干燥得对氨基苯磺酸。
3、方法一:首先,取间氨基苯磺酸溶解于水中制成浆状,然后加热至60℃。在这个温度下,逐渐滴加烧碱溶液,调节pH值至7至8。过滤后得到间氨基苯磺酸盐,将其溶液慢慢加入浓烧碱水溶液中。在270℃下反应,直到不再生成Na2SO3为止。接着,用水稀释过滤,去除Na2SO3残渣。
易溶于醇、醚和苯,不溶于水。最常规的的就是,用草酰氯或者二氯亚砜来做。
对甲苯磺酰氯沸点263℃, 在常温下是有一定挥发性的,常温下,也会挥发,并水解形成酸雾。一次,对甲苯磺酰氯使用后,应该及时盖上瓶塞,避免挥发和水解。
.与亚硫酰氯反应若用亚硫酰氯和醇反应,可直接得到氯代烷,同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氯化氢两种气体,在反应过程中这些气体都离开了反应体系,这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产物的方向进行,该反应不仅速率快,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而且不生成其它副产物。
会分解,产生盐酸(氯化氢)气体,游离酸会增高。
1、通过与溴发生取代反应来产生溴的取代产物。溴原子会取代4氨基苯磺酸上的磺酸根基团中的氢原子,形成4氨基苯磺酸的溴代物。需要在适当的溶剂中进行,水、有机溶剂等,并需要加热和搅拌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2、例如,苯胺与溴水反应会发生一溴取代,生成对位和间位两种取代产物。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包括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和官能团种类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是指同一种官能团由于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异构体,如氯乙烯的八种异构体。
3、卤代反应 苯胺与溴水反应立即生成2,4,6-三溴苯胺:此反应可用于定性与定量分析。 硝化反应 磺化反应 苯胺与浓硫酸作用成盐后在180℃加热脱水,生成不稳定的苯胺磺酸,然后很快重排成对氨基苯磺酸: (六) 其它反应 芳胺与芳香醛缩合生成含C=N键的化合物,称为西佛碱(Schiffs 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