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二苯并噻吩/菲(DBT/P)及甲基二苯并噻吩/甲基菲(MDBT/MP)比值分别表征二苯并噻吩及甲基二苯并噻吩相对丰度。这两项参数与沉积环境及烃源岩类型有密切关系,当然,也受成熟度的影响。
利用二苯并噻吩/菲(DBT/P)及甲基二苯并噻吩/甲基菲(MDBT/MP)分别表征二苯并噻吩及甲基二苯并噻吩相对丰度,这两项参数与沉积环境及源岩类型有密切关系,同时成熟度对其有一定影响。
因此,原油中二苯并噻吩含量的相对降低、C15以上芳烃含量相对增加和C15-C20饱和烃的相对稳定,可作为水洗作用的证据。 图5-53 正构烷烃和芳烃在水中的溶解度 (据Aulke,1980) 张敏等(2000)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的塔中10井油层和水层的地球化学参数进行了对比(表5-26)。
伽马蜡烷的相对丰度可指示水体的盐度。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原油普遍含有高丰度的伽马蜡烷,从伽马蜡烷与原油总酸值关系看(图5-40),低丰度的伽马蜡烷对应的原油总酸值低。
在非高盐环境形成的地质样品中,四个甲基二苯并噻吩异构体丰度的变化顺序是:4-甲基2+3-甲基1-甲基,即其丰度是逐渐下降的,而在盐湖环境形成的地质样品中,其相对丰度的变化顺序是:4-甲基或1-甲基2+3-甲基,即由四个异构体组成的三个峰呈“V”形。
-二甲基和7,8-二甲基MTTC两异构相对丰度与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如在Ro=0.35%的烃源岩中,5,8-二甲基异构体的相对丰度远远低于7,8-二甲基异构体,两异构体相对丰度比值仅为0.17;而在Ro=0.6%的烃源岩中,5,8-二甲基异构体的丰度大于7,8-二甲基异构体,两异构体比值高达8。
上述显微组分光性特征和可溶有机物化学组成特征两方面的变化直接展示了江汉盆地低成熟烃源岩中有机质早期演化。
在有机质低热演化阶段(Ro0.35%~0.60%)孢子体、藻类体荧光参数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随Ro增加,它们的光谱参数λmax、Q值均相应增加,相对荧光参数I546不断降低,进一步印证了孢子体和藻类体荧光参数作为有机质早期热演化指标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当沉积有机物被埋藏时,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加,沉积有机质演化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成岩作用 (diagenesis)、深成热解作用 (catagenesis)和变质作用 (metagenesis)。在沉积剖面最上面几米范围内,细菌会对有机质发生迅速的分解作用,随着深度加大,细菌分解速度减慢,该过程为成岩作用。
不能。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的水溶性离子液体,黏度和密度分别为45乘10-3Pa.s和045kg/m3,只溶于甲基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由此可见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不能溶于乙酸。溶于就是溶解于的意思。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成为溶液的过程叫溶解。
不溶于水。以磷酸三丁酯和N-甲基咪唑为原料,一步合成出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不溶于水。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为一种新型的水溶性离子液体,浅棕色。
Khan及其合作者[15a]报道他们实现了在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或者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中含或不含催化剂条件下的反应。他们的成果体现了离子液体的许多优点,例如加快反应、使后处理更容易以及循环利用的潜力。
乙腈。乙腈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可以有效溶解BMIM-PF6,这种组合用于溶解离子液体并在反应中起催化剂或溶剂的作用。
一般溶于非极性油相中。这个推荐答案纯属扯淡。六氟磷酸根为疏水型阴离子。
了一些类似的问题及答案;丁基溶纤剂:ethylene glycol dibutyl ether 结构式.17 CAS号,借楼主的问题来总结一下:HOCH2CH2O(CH2)3CH3 分子量;乙二醇丁醚;2-正丁氧基乙醇俗称:5-乙酰基苯并噻吩。乙二醇单丁醚。有的同学还把这个搞混了:BCS。英文名:别称。
原料不一样:乙二醇丁醚的原料有苯酚、丁醇、环氧乙烷、甲醇、硫酸铜、氢氧化钾、烧碱、一氯化苯、乙醇、正丁醇。乙二醇单丁醚则是由环氧乙烷与正丁醇作用而得。性质不一样:乙二醇丁醚无色易燃液体,具有中等程度醚味,吸入可能致命。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高浓度可能造成头痛、恶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