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酮概述

茉莉酮,顺式茉莉酮,(Z)-3-甲基-2-(2-戊烯基)-2-环戊烯-1-酮。中文名:茉莉酮,其英文名为cis-Jasmon。茉莉酮的分子式为C11H16O。茉莉酮的分子量为1625。茉莉酮的CAS编号为488-10-8。茉莉酮已列于TSCA中。茉莉酮的EINECS编号为2076684。茉莉酮的FEMA编号为3196。

中文名:茉莉酮,顺式茉莉酮,(Z)-3-甲基-2-(2-戊烯基)-2-环戊烯-1-酮。英文名:cis-Jasmon 。分子式:C11H16O 。分子量:1625 。CAS :488-10-8。TSCA:已列表。EINECS:2076684。FEMA:3196。HS 海关编码:29129。

酮(Ketone):具有酮结构的有机物。典型的酮类香料有二氢茉莉酮、α-异甲紫罗兰酮、鸢尾酮、麝香酮等。 茉莉(Jasmine):茉莉分为大花茉莉和小花茉莉。国外以大花茉莉为主,国内以小花茉莉为主,包括浸膏和净油。主要提供特征天然茉莉花香气,优雅新鲜。茉莉常有吲哚,容易导致变色。 玫瑰(Rose):玫瑰属于蔷薇科。

聚酮类物质

目前已从木霉中分离到的聚酮类代谢产物数量较多,按侧链取代烷基中的C原子数目划分主要为四酮(tetraketides)、五酮(pentaketides)、七酮(heptaketides)、八酮(octaketides)、九酮(nonaketides)、十二酮(dodecaketides)。

聚酮(Polyketides)是一类由细菌、真菌、植物与动物所生产出来的二级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这类物质在生物发育生长中虽非必要,却具有在防卫或细胞间沟通等作用。

真菌产生的聚酮类代谢产物数量巨大,其中,大多数来自短链脂肪酸的重复连接过程,例如醋酸盐或丙酸盐的重复连接,这与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很相似。

PK又叫聚酮:聚酮是一类由细菌、真菌、植物与动物所生产出来的二级代谢产物,这类物质对生物的发育生长而言非必要,但可用于防卫或细胞间的沟通。聚酮是源自乙酰基与丙酰基的聚合。可能的作用有抗生素、抗真菌素、细胞稳定或天然杀虫剂等。具有商业价值。

隔绝卓越PK的紧密结晶结构使其对各种物质具有出色的阻隔性能,不亲油不亲水,耐化学溶剂,其阻隔效果与EVOH相当,适用于各类阻隔产品的制造。4 温度适应大师改性后的聚酮,热变形温度高达200-215℃,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在高温环境下表现更佳,低温时依然保持优异的冲击韧性,适用范围广泛。

一道化学题

1、首先,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其中的铵离子(NH)在水中会发生水解,即与水中的氢氧根离子(OH)反应,生成氨水(NH·HO)和氢离子(H)。

2、AX溶液pH值等于7,且溶液中X离子的浓度为1摩尔/升。这表明AX是强酸强碱盐。BX溶液的pH值为4,同时X离子不会发生水解反应。由此推断,B代表的是弱碱性的金属离子。BY溶液的pH值为6,显示Y是弱酸的酸根离子,相较于BX,其pH值较高,这意味着Y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水解。

3、AgNO3+NaOH=AgOH↓+NaNO3;AgNO3与BaClCuCOAl(OH)3不发生化学反应。与BaCl2发生的化学反应:BaCl2与CuCONaOH、Al(OH)3都不发生反应。与CuCO3发生的化学反应:CuCO3+2NaOH=Cu(OH)2↓+Na2CO3 CuCO3与Al(OH)3不发生化学反应。

4、气体A是 H2和CO的混合气体。黑色粉末是CuO。【解析】甲试管现象是红色固体,其黑色粉末是纯净物,所以红色固体是Cu,黑色粉末自然就是CuO。

5、只有气体产生的为HCl;能与另外两种物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为BaCl2;无明显变化的为Na2SO4。(2)先观察溶液的颜色,呈蓝色的为CuSO4;分别取另三种溶液各少量,滴加CuSO4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的为 KOH;把沉淀分为两份,滴加另两种溶液,沉淀溶解的为HCl;无明显变化的为Na2SO4。

6、A.SiO2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CO2+H2O=H2CO3 B.SiO2+2NaOH=Na2SiO3+H2O; CO2+2NaOH=Na2CO3+H2O C。SiO2是高熔点固体,CO2是气体,熔点低 D。

由1-溴丙烷怎么合成4-甲基-3-戊烯-2-酮?

1、丙烯和氯进行气相光照反应,得到3-氯丙烯。丙烯和水加成得到异丙醇,再用重铬酸钠/硫酸氧化得到丙酮。丙烯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与溴化氢发生反马氏加成,得到1-溴丙烷。3-氯丙烯做成格氏试剂,去进攻丙酮得到2-甲基-4-戊烯-2-醇,后者和氢溴酸加热反应,羟基被溴取代得到4-溴-4-甲基-1-戊烯。

2、生成丙酮的为2-溴乙烯,生成丙醛的为1-溴乙烯。A苯甲醚,B苯酚,C碘甲烷。六,1,A 1-溴丙烷 B 丙烯 C 2-溴丙烷。2,同五,6。3,2-甲基,3-戊烯。4,4-甲基,1-戊炔。

3、丙烯与硫酸加成,再水解生成异丙醇,异丙醇被氧化生成丙酮。丙烯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与溴化氢自由基加成,生成1-溴丙烷。1-溴丙烷与三苯基磷反应,再在醚中用正丁基锂处理得到磷叶立德。丙酮与磷叶立德反应生成2-甲基-2-戊烯。

4、乙炔在液氨和氨钠的条件下生成乙炔钠。然后再用3个C的一卤代烃 和一卤代甲烷反应制得2-己傕 再用Lindlar试剂加成就行了。方程式为:CH3-C三CH + H2 === CH3CH=CH2 催化剂是Pd和BaSO4的混合物(LINDLAR催化剂)。

酸性高锰酸钾与3-甲基-2戊烯能不能生成铜?

酸性高锰酸钾与烯烃反应可将烯烃的双键两端的碳各加上一个氧:C=C→C=O+O=C 若有个碳上有一个氢,可以看出得到的氧化产物含有醛,由于醛有较强的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可继续将其氧化为羧酸:-CHO→-COOH。

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的所有官能团?醛基、乙二酸、甲酸、酚(连同苯环被氧化)存在CH-C-H结构的物质 醇羟基(但是叔醇一般认为不反应) 碳碳双键,三键可以被氧化。作为氧化剂受pH影响很大,在酸性溶液中氧化能力最强。

铜粉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其实就是铜与稀高锰酸溶液反应:3Cu + 8HMnO4===3Cu(MnO4)2 + 2MnO2 + 4H2O 由于生成的MnO2附着在铜粉上,而MnO2与铜均是固态难以反应,所以基本上就是这个。

虽说高锰酸钾在碱性条件下也具有氧化性,但是往往氧化性不如在酸性或者中性中那么强,效果不太明显。糖的测定方法一般有四种方法: 直接滴定法。原理为 糖还原天蓝色的氢氧化铜为红色的氧化亚铜。缺点: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能对糖的测定造成影响。 高锰酸钾滴定法。所用原理同直接滴定法。

4-甲基戊烯酮结构式

1、-甲基戊烯酮(也称异丙叉丙酮)有两种异构体,其结构为:(A)CH 2 ==C(CH 3 )—CH 2 —CO(CH 3 ),(B)CH 3 —C(CH 3 )==CH—CO(CH 3 )。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一个在λ max =235nm(ε=12000)有强吸收,另一个在220mm以后无强吸收。判别各光谱属于何种异构体,并说明原因。

2、分子式是C6H12O属于醛和酮的同分异构体有多少种 C6H12O符合饱和一元醛、酮的通式,如果是醛,就是一个醛基连接一个戊基,戊基有8种,所以属于醛的有8种。

3、顺-4-甲基-2-戊烯的结构式为 顺-4-甲基-2-戊烯,一种化学品,分子式C6H12,外观为无色液体,分子量84.16,闪点-33℃,熔点-134.4℃,沸点58℃,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乙醚等。相对密度(水=1)0.67,相对密度(空气=1)2.90,低闪点易燃。主要用于有机合成。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