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氯霉素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药品,其通用名为氯霉素注射液,过去也有其他名称。它在英文中被称为Chloramphenicol Injection,对应的汉语拼音是Lümeisu Zhusheye。
2、氯霉素是抗生素类药物,有广谱抑菌作用。可用于肠道、呼吸道等细菌性感染。常用的制剂有氯霉素片、氯霉素注射液。(1)氯霉素片:为白色或微带黄绿色片,每片含0.25克或0.5克。内服一次量,驹、犊、猪、犬、猫每1公斤体重10~20毫克,一日2次。应注意成年反刍兽内服无效。
3、氯霉素注射液,1.伤寒和其他沙门菌属感染:为敏感菌株所致伤寒、副伤寒的选用药物,由沙门菌属感染的胃肠炎一般不宜应用本品,如病情严重,有合并败血症可能时仍可选用。
4、药物名称 氯霉素 药物别名 英文名称 Chloramphenicol 说明 片(胶囊)剂:每片(胶囊)0.25g。注射液:每支0.25g(2ml)。滴眼液:8ml(20mg)。滴耳液:10ml(0.25g)。眼膏:1%;3%。
氯霉素注射液主要成份为氯霉素.辅料为丙二醇、依地酸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亚硫酸氢钠、注射用水 辅料主要是抗氧剂、缓冲剂、防腐剂等,要想从中得到纯品,一般的方法难度很大。
从化学角度看,氯霉素注射液的核心成分是一种复杂的化合物,其化学名称为D-苏式-(-)-N-[a-(羟基甲基)-b-羟基-对硝基苯乙基]-2,2-二氯乙酰胺。这个名称揭示了其分子结构的精细细节,对于药品科学家和药剂师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A 本题考查药物的配伍变化。由于溶媒性质的改变而析出药物产生沉淀,如安定、氯霉素、复方丹参、西地兰、氢化可的松等易出现沉淀、结晶。氯霉素注射液(含乙醇、甘油等)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析出氯霉素沉淀,pH值为5~5,微溶于水,易溶于碱性溶剂中。
你好,氯霉素注射液和生理盐水配伍20分钟后会有白色絮状物,并有混浊,用葡萄糖配伍没什么异常。
成分:氯霉素20毫克,辅料为硼酸、硼沙、氯化钠、防腐剂(硫柳汞)硼酸,为白色粉末状结晶或三斜轴面鳞片状光泽结晶,有滑腻手感,无臭味。溶于水、酒精、甘油、醚类及香精油中,水溶液呈弱酸性。
1、N,N一二甲基甲酰胺中如有游离胺存在,可用2,4-二硝基氟苯产生颜色来检查 方法在乙腈中加入五氧化二磷。可以除去其中的大部分水。应避免加入过量的五氧化二磷,否则可能生成橙色聚合物。在馏出的乙腈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钾再蒸馏,可以出去痕量的五氧化二磷,最后用分馏柱分馏。
2、用丙酮就可以溶解。 丙酮是无色液体,具有令人愉快的气味(辛辣甜味)。易挥发。能与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氯仿、乙醚及大多数油类混溶。相对密度 (d25)0.7845。熔点-97℃。沸点505℃。折光率 (n20D)3588。闪点-20℃。易燃。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7ml/kg。有刺激性。
3、【理化性质】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溶于水,在冰醋酸中略溶,在甲醇中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极易溶解。【作用与用途】氟甲砜霉素为动物专用的广谱抗生素,首先在水产业上使用。
1、在Erlenmeyer烧瓶中,将5g CAL B加入到氯乙酸(8g,30mmol)在50mL乙醇中的溶液中,并将所得混合物在200rpm,25℃下摇动36小时。通过GC监测反应进程。采用以下温度程序:120℃(1分钟)/ 10℃/分钟/ 280℃(5分钟)。在测试的几种来源的六种商业脂肪酶中,CAL B给出了最令人满意的结果。
2、拉希法以氨和次氯酸钠为原料,经氯化和胺化制得联氨:氨与次氯酸钠按1:3(摩尔比)导入反应器,反应获得氯胺。氯胺再与无水氨在肼反应器反应生成联氨。可以采用尿素为原料,在高锰酸钾催化剂存在下,尿素和次氯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得联氨。
3、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是强氧化剂,消毒能力远超氯气,通过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溶液消毒。 臭氧消毒 臭氧是强氧化剂,消毒和氧化能力强,制备和投加现场进行,通过高压电解干燥氧或空气制备。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波长介于200-380纳米,通过破坏微生物DNA阻止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