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用量筒.天平.谁.细线.面粉.白纸.保险薄膜.冰糖怎么测出冰糖的密度

1、有天平,称出10g冰糖,50g面粉。然后用保鲜膜包住面粉(不留空隙),拴在细线上,放入量筒,记下水面前后的刻度,计算水上升的体积V1。

2、用薄膜包住冰糖,再用细线绑住冰糖,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的刻度 算出刻度差即为冰糖体积 利用公式计算出冰糖密度。

3、用天平和砝码测出冰糖的质量,在量筒中倒入水,记下体积1 把冰糖放入水中,等冰糖化掉后,记下体积2 冰糖密度=质量/(体积2-体积1)希望能帮到你。

4、天平(配有砝码)量筒镊子面粉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冰糖. 水 步骤: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调节天平平衡,在天平两个托盘分别放一张同样的白纸,测出冰糖的质量m,并记录。

5、先用天平测出冰糖块质量,将面粉倒入量筒,摇实、摇平后记下此时的刻度V1;然后将量筒内的面粉全部倒在折纸上,将冰糖块放入量筒,再将面粉倒入量筒摇实、摇平,记下此时的刻度V2。

6、保鲜薄膜是用来紧紧包住冰糖的,然后放入量筒中,以免冰糖化掉。白纸是放在天平托盘上的。左、右盘各一张(注:两张纸质量相同)冰糖要放在纸上。

用量米杯量白糖

1、锅中加入一小块的黄油,小火慢慢的等到黄油融化,然后加入适量的白砂糖,慢慢的让糖融化,然后转成中火,这里面的白砂糖不用炒出糖色,而是只用像是图中这样就可以了。

2、主料:玉米(鲜)2根 辅料:玉米淀粉35克,糯米粉15克 调料:白糖10克,植物油适量 做法 玉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熟。煮熟后的玉米晾至不烫手后,先用小刀削下一行,再沿着削出来的缝隙将其一行行剥下来。

3、制作方式在锅里面加入10克左右的黄油,然后开小火将黄油加热,等黄油融化了以后,就在锅中加入少许的白砂糖。加入了白砂糖以后就将小火开到中火,然后稍微的将白砂糖给翻炒几下。

4、步骤 1 倒出玉米罐头,冲洗后沥干。步骤 2 10g黄油入锅,融化后依个人口味加适量白糖略翻炒,喜欢焦糖味道的亲,略略久一些。加入沥干后的玉米继续翻炒。步骤 3 玉米表面略皱的时候加入牛奶,不断搅拌防止粘锅。

5、炒好的米是焦黄的而且裂口的就可以了,不能炒糊了。大概翻炒7-8分钟就可以咯。第四步:米炒好以后加水,水量约为米量的三倍。我用同样量米的杯子加了三杯水,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煮。

细白沙糖制的长方体糖块,测密度除有这种糖块外,另有天平量筒刻度尺水白...

1、埋砂法整型法如果被测物体容易整型,如土豆、橡皮泥,可把它们整型成正方体、长方体等,然后用刻度尺测得有关长度,易得物体体积。

2、方法一:步骤:用天平测出长方形糖块的质量m;在量筒中装适量的白砂糖并摇实,记下体积V1;将长方形糖块埋在量筒中的白砂糖里并摇实,记下体积V2;密度:ρ=m/(V2-V1)。

3、方糖:用刻度尺测出方糖的长宽高。用托盘天平测出它的质量 计算:密度=质量÷(长×宽×高)铁丝:用直尺量出1m的铁丝,剪下。用天平测出1m铁丝的质量m。用天平测出所有铁丝的质量M。

一块方块糖,用五种方法,求出它的密度,无论用什么工具都好

建筑工地有一堆黄沙,用去了23 ,正好用去了60吨。

画一个周长 156 厘米的圆,并用字母标出圆心和一条半径,再求出这个圆的面积。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然后再根据公式ρ=F/gV就可以了。

甲、乙两车同时从天津开往上海,甲车先到上海后立即返回,返回后又行了全程的1/6后与乙车相遇,二车一共行了5又2/9小时,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8千米。求天津到上海的距离。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假若你是六年级三班的36号同学,请用以上方法编出自己的学号。 ※某地区小灵通移动电话的交费方式有以下两种:(1)免交月租费。通话每分钟0.25元,每月基本消费15元;(2)交月租费,每月交月租费18元,通话每分钟0.1元。

一道八年级的物理题

1、ABC在甲图中在F1=6N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时,A作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有两种可能,一是水平方向受到的力平衡,(没有任何物体的接触)。二是没有受到力,所以A此时不受摩擦力,即f=0。答案①是对的。

2、v=340m/s 求:h解:声音所走的路程为:s=vt=5s×340m/s=510m井的深度为:h=s=vt=×510m=225m井的深度为225m。

3、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等因素无关,而D将铁块打磨成光滑的圆柱体的过程中磨掉一部分物质,故选C;天平称质量:物体质量读数=砝码质量+游码示数。

4、测量步骤和需要测出的物理量① ② ③ (2)用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条件表示的计算石块密度的表达式是 kg/m3 2学习了密度的测量以后,小宇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水和牛奶的密度哪个更大些?请你和小宇一起设计这个探究实验。

5、由题意,2x/340-2(1200-x)/340=5 解得x=1025,1200-x=175 所以人离两峭壁的距离分别为1025米和175米。

6、初二物理经典错题---电流电路部分用丝绸磨擦过的玻璃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

怎么测糖的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