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1丁醇和2丁醇互为

酸催化水溶解。一丁醇和二丁醇生成碳正离子的原因是,醚和醇都是含氧化合物在酸催化水溶解时产生的反应机理。

首先让1-丁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丁烯;然后丁烯与水在催化剂的作用发生加成反应,根据马氏规则,水中的-OH加到氢原子较少的C上(也就是第二个C上),水中的氢原子加到氢原子较多的C上(也就是第一个C原子上)。

在同分异构体中,直链的沸点高于支链的。1-丁醇是直链四个碳的醇,2-丁醇是支链的四个碳的醇, 沸点低于前者。这是因为后者的H键作用低于前者,即其支链影响了H键的最大化作用。

什么是醚?醚的特征是什么?醚的官能团是什么?

通式为R-O-R′的一类化合物 。在醚的结构中,氧原子与两个烃基相连,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不相同,相同的称为简单醚,不相同的称为混合醚。烃基可为芳烃基或脂肪烃基。两个烃基可以彼此相连,形成环醚,如环氧乙烷。多个氧原子分别与碳原子相连而形成的环状醚称为大环醚或冠醚。

由于醚键的存在,所以醚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发生一些特殊的反应。 醚可与强酸生成盐,与缺电子化合物生成络合物: 在较高温度下,强酸可使醚键断裂。如果R、R分别是一个有机基团两端的碳原子则称为环醚,如环氧乙烷等。

醚的官能团为醚键C-O-C,醚键与烃基碳原子以σ键结合,键较牢固,除某些环醚外,一般情况下与氧化剂、还原剂、活泼金属、碱、稀酸等不起反应,但与强酸性物质可以发生某些化学反应。乙醚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沸点35℃,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醚的定义为:水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均被烃基取代的化合物称为醚。官能团是:R-O-RR,R‘代表两个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里这个物质,-O-的下方链接的是羰基C=O,而不是烃基,不符合醚的定义。

醚的官能团是烃基-O-烃基 如CH3-O-CH3 C2H5-O-CH3。醚通式为R-O-R′的一类化合物 。在醚的结构中,氧原子与两个烃基相连,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不相同,相同的称为简单醚,不相同的称为混合醚。烃基可为芳烃基或脂肪烃基。两个烃基可以彼此相连,形成环醚,如环氧乙烷。

乙醇为什么是2个C,乙醚为什么是4个C?

1、乙醚:C4H10O CH3-CH2-O-CH2-CH3 分子式和乙醇差很多含碳量含氢量完全不同。

2、这涉及到命名。醚的命名是由合成醚的两个醇的名字决定的,乙醚就是两个乙醇脱水缩合而成的,类似的,由两个丁醇缩合而成的就叫二丁醚。如果对命名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问我,或者去看一下邢其毅的基础有机化学(印象中是20多页的地方讲命名)。

3、就以乙醚为例,乙醚结构是CH3CH2—O—CH2CH3,看氧的两侧就是—CH2CH3(两个乙基),所以叫二乙基醚(简称乙醚,因为他是对称醚);如果是不对称醚类,只需分别命名氧的两侧就行了,当然要按照优先基的命名法则,比如CH3—O—CH2CH3就叫甲基乙基醚。

4、因为它的分子式是 C4H10O 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刺激气味。带甜味。极易挥发。其蒸汽重于空气。在空气的作用下能氧化成过氧化物、醛和乙酸,暴露于光线下能促进其氧化。

5、如图,乙醇是没有碳碳双键的,因为C周围已有4个共价键;苯的凯库勒结构式为了保证C周围达到4个共价键的饱和状态而写成单双键交替的形式,其实苯是没有碳碳双键的,而是有大π键。碳碳双键可以被氧化。

6、乙醚也可以和水形成氢键,但是因为乙醚的氧两边有两个乙基,所以导致整个分子极性较小,同时两个乙基占据了比较大的体积,使水分子不易接近中间的氧原子,较不宜形成氢键,因此在水中溶解度小。

甲乙醚的结构式

甲乙醚是一种不对称分子,没有手性中心,因此不会具有旋光性。

C3H8O,不饱和度为0,所以不含双键,为醇或醚。结构有三种,甲乙醚CH3OCH2CH3,正丙醇CH3CH2CH2OH,异丙醇(CH3)2CHOH。

CH3CH2OCH3。乙基甲基醚结构式是CH3CH2OCH3。乙基甲基醚又称甲乙醚,甲乙醚是一种有药味的无色气体,吸入可引起窒息或头晕。作为路易斯碱,它可以与路易斯酸反应形成盐,与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

该分子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分别是1-丙醇,2-丙醇,甲乙醚,结构式如图,可以判断共价键的数目为11。

CH3CH2CH2OH,正丙醇。(CH3)2CHOH,异丙醇。CH3CH2OCH3,甲乙醚。说明:同分异构体在化学中,是指有着相同分子式的分子,各原子间的化学键也常常是相同的;但是原子的排列却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它们有着不同的“结构式”。许多同分异构体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化学性质。

乙醚 通用名称:乙醚 [ yǐ mí ]分式C4H10O,结构简式CH3CH2—O—CH2CH3 分子结构: 甲基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O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极性分子。

甲基乙基醚的结构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