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 对眼睛、粘膜、呼吸道及皮肤有刺激作用。唇及皮肤可能因缺氧而出现紫绀。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均对身体有害。慢性影响:可引起呼吸系统和皮肤的过敏反应。环境危害: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联甲氧基苯胺,中文名也称为邻联二茴香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邻联大茴香胺或邻联茴香胺,其英文名是o-Dianisidine,还有其他一些别名,如o,o-dianisidine、3,3-Dimethoxy-1,1-Biphenyl-4,4-Diamine等。CAS编号为119-90-4,EINECS编码为204-355-4。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1、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二硫化碳和油类,溶于稀无机酸并生成盐。
2、N-甲基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7H9N,为无色至红棕色油状液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主要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酸吸收剂和溶剂,染料工业中用于阳离子艳红5GN、阳离子桃红FG、阳离子桃红B、活性黄棕KGR、活性黄棕KGR、活性艳蓝X-BR、反应橙K-2RL、酸性蓝BR等的生产。
3、对甲苯胺,有机化合物,无色、光泽片状结晶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盐酸,有毒,是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并能刺激膀胱尿道,能致血尿。在工业上对甲苯胺主要用作染料中间体及医药乙胺密啶的中间体。
4、状态:熔融状的固体;蒸汽压 73kPa;熔点、沸点:熔点52℃;沸点242℃;溶解性:微溶于水,21 g/L (20 C); 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9;稳定性:明火可燃; 受热放出有毒苯胺, 氮氧化物气体。
5、甲基苯胺前面的n代表的是“N-”,它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常见表示法,表示甲基苯胺中甲基连接在苯环上的氮原子上。甲基苯胺的化学式为C7H9N,是一种无色至红棕色的油状液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6、在溶解性上,它能充分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苯等有机溶剂,同时也能溶解多种有机合成物,但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对较小,仅为微溶。在安全方面,二甲基苯胺在正常条件下是稳定的,但如遇明火、高温或与氧化剂接触,则存在燃烧和爆炸的风险。在加热过程中,它会产生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1、-甲基苯胺,其国际标准编号为61750,CAS号为95-53-4,EINECS编号为202-429-0。中文名称为2-甲基苯胺,又名邻甲苯胺、2-氨基甲苯、邻氨基甲苯。在英文中,它被称为2-Toluidine,别名还包括C.I. 37072-Aminotoluene等,有时也简写为o-Toluidine或OT。
2、-氯-2-甲基苯胺,其国标编号为61770,具有CAS号95-79-4,中文名称为5-氯-2-甲基苯胺,英文名称则包括5-Chloro-2-methylaniline和4-Chloro-2-aminotoluene。别名还有5-氯邻甲苯胺和2-氨基-4-氯甲苯。
3、以下是对4-氨基-N,N-二甲基苯胺的理化特性描述:该物质在中国国家标准中被赋予编号61796。其化学名称为4-氨基-N,N-二甲基苯胺,英文名称为4-Amino-N,N-dimethylaniline或N,N-dimethyl-p-phenylenediamine。此外,它还有别名N,N-二甲基对苯二胺和对氨基-N,N-二甲基苯胺。
4、在物理性质方面,2-乙基苯胺的蒸汽压在35℃时为0.13kPa,闪点高达91℃,而熔点则较低,为-65℃。此物质在常态下,其沸点为204℃。值得注意的是,2-乙基苯胺不溶于水,但可以很好地溶于醇和醚等有机溶剂中。
5、国标编号为61777的物质,其化学名称为2-硝基苯胺,英文名包括o-Nitroaniline和2-Nitroaniline,还有别名邻硝基苯胺和1-氨基-2-硝基苯。它的分子式为C6H6N2O2,即O2NC6H4NH2,呈现出橙黄色的针状结晶形态。2-硝基苯胺的分子量为1313克/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