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常的答案是:不变。铁是有延展性的,铁块有厚的变成薄的而已,总体积、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抬杠的话,是密度变大,铁锅经锻压,体积有所减小(很少)。所以密度变大。看你是学什么的了,如果是普通的初中生、高中生,就选前者。
2、铁 铜 铝 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1)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 (2)比较三种金属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排列。
3、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 。
4、铁(导热性——铁锅;与盐酸反应——人体补铁;遇水和氧气会生锈——“双吸剂”:食品保质,制成铁合金可耐腐蚀——不锈钢,另外强度及硬度也增强。铁合金包括生铁和钢——含碳量不同)。
1、一个容积V0=500cm质量m=0.5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0.4kg的水。(水的密度ρ水=0×103kg/m3,石块密度ρ石块=6×103kg/m3)求:(1)瓶中水的体积V1。
2、V水+V酒)因为最低要求是:V水/(V水+V酒)=10%;ρ酒V酒/(V水+V酒)=90%,且知:ρ水=1000kg/m^3;ρ酒=800kg/m^3。代入上式可得:ρ=820(kg/m^3)所以,该厂生产的酒精密度应满足:密度小于0.82*10^3kg/m^3即可。该厂生产的酒精密度应小于0.82*10^3kg/m^3。
3、铜的密度为:9*10^3kg/立方米。蜡的密度为:0.9*10^3kg/立方米解:(5kg/0.9*10^3kg/立方米)*(9*10^3kg/立方米) 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学校的环保小组测定了山洪冲刷地面时洪水的含沙量。
1、陨石都有约1毫米厚的黑色或棕色“熔壳”。熔壳是陨石进入大气层后表面熔化成液体,后来冷却下来形成的一层薄壳。观察气印。气印是熔壳在冷却过程中,空气流动在陨石表面吹过的痕迹。气印很好识别,它就像在面团上按出的手指印。
2、鉴定一块样品是否为陨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外表熔壳:陨石在陨落地面以前要穿越稠密的大气层,陨石在降落过程中与大气发生磨擦产生高温,使其表面发生熔融而形成一层薄薄的熔壳。因此,新降落的陨石表面都有一层黑色的熔壳,厚度约为1毫米。
3、鉴别方法 观察表面法。首先陨石一般是呈不规则的形态,其次陨石在降落过程中穿过大气层发生摩擦产生高温,因而陨石表面有燃烧过形成的一层黑色熔壳以及气流摩擦留下的气印,同时还具有流纹或流线构造。吸铁石实验法。陨石基本分为三大类,分别为石陨,石铁云和铁陨。
4、磁性是陨石的一个判定方法一般火星陨石,球粒陨石,金属陨石吸磁是很大的。但是不是所有陨石都有磁性,磁性在陨石里面是一种极端的物质,怎么来判别磁性呢,首先选用磁铁不要是强磁那种,要选一般性的那种, 强力磁铁遇到微弱磁都会变的很强的吸力,会误判石头内部含铁量很高。
5、陨石主要有以下3种辨别方法1看熔壳,真陨石表面会有一层厚度约为1毫米的黑色熔壳2陨石表面会有很多类似手指指印的气印,这是陨石和大气流相互作用形成的3测磁性,石陨石含铁量低,磁性弱,而石铁陨石和铁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