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制毒化学品(硫酸、盐酸、甲苯)、易制爆化学品(硫酸)、监控化学品(硝酸钾、硫磺)和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汽油、甲醇、乙醇、氨、氯)。危险化学品大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直接接触或吸入会给人体带来巨大的伤害,一旦发生泄漏或燃烧爆炸等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2、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是:易燃气体类别1(爆炸下限≤13%或爆炸极限范围≥12%的气体)。易燃液体类别1(闭杯闪点23℃并初沸点≤35℃的液体)。自燃液体类别1(与空气接触不到5分钟便燃烧的液体)。自燃固体类别1(与空气接触不到5分钟便燃烧的固体)。
3、具体来说,危险化学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易燃物质:如乙醇、丙酮等。易爆物质:如硝酸甘油、硝酸铵等。有毒物质:如氰化物、苯胺等。腐蚀性物质:如硫酸、氢氟酸等。其他可能对人身、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品:如氯气、氨气等。
4、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74种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中常见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如:氯、氨、液化石油气、硫化氢、甲烷、天然气、原油、汽油(含甲醇汽油、乙醇汽油)、石脑油氢、苯(含粗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甲醇、氯酸钠、硝化纤维素等。
1、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废料同其他燃料混合后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焚烧炉排气中的卤化氢通过洗涤器除去。
2、挤出鲜血,待其自己收口痊愈。该物质毒性有限,如果仅是针头沾带,如上法处理即可。
3、氯甲醚属于含氯挥发性有机物,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处理:常见含氯挥发性有机物(CI—VOCs)废气的处理方法 1焚烧法 焚烧法是处理C1一VOCs的有效方法,将有机氯转变为HC1,热回收尾气后通过膜吸收来回收盐酸。
4、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5、法律分析:疏散与隔离在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首先要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学品大量泄漏,这时一定要打“119”报警,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同时要保护、控制好现场。
1、本品蒸气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易挥发。具有催泪性。吸入较高浓度后会有咽痛、呛咳、胸闷等不适,脱离接触后可逐渐好转。产品遇空气会挥发完全,遇潮气、水份分解出甲醛气体。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废料同其他燃料混合后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
2、急性毒性:LD50:500 mg/kg(大鼠经口);95 mg/kg (大鼠腹腔注射);280 mg/kg(兔经皮)。LC50:182 mg/m3,7 h(大鼠吸入)。人吸入97 mg/m3,不能忍受;人吸入87 mg/m3,对眼咽喉有轻度刺激。大鼠0.3 g/kg一次经口给药,可存活;0 g/kg时就引起死亡。
3、不怎么办。挤出鲜血,待其自己收口痊愈。该物质毒性有限,如果仅是针头沾带,如上法处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