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佐卡因合成中合成对甲基乙酰苯胺时,加入对甲苯胺后缓慢加入冰醋酸是为了防止酸碱反应过于剧烈。
也是刚做完有机实验是吧。。我不明白为什么产物会变黄?不是说好的无色么。
避免碱性过强。后处理期间要加碱调节ph,加入百分之5的碳酸钠的目为控制pH在78之间,避免碱性过强而产生胶状氢氧化铁。
1、N-甲基苯胺的主要作用,苯胺与甲醇在铜锌铬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粗品N-甲基苯胺,再经蒸馏脱除甲醇、水、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而得到粗N- ,然后真空蒸馏得产品。2操作注意事项注意应当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2、加入溴水快速生成白色沉淀的为苯胺,加入硝酸,生成不溶结晶物的为尿素,加入过量乙醇酯交换有氨放出的为乙酰胺。
3、苯合成NN二甲基苯胺:苯胺和甲醇反应,加热条件。对二甲苯(PX)能够通过芳族化合物例如甲苯和/或苯与反应剂例如氢气和一氧化碳和/或二氧化碳和/或甲醇或由其制备的甲基化试剂组成的混合物反应,以提高选择性的方式合成。
1、根据你所要合成的量,比如0.1mol的对甲基苯胺,放入锥形瓶中,加水50 mL,搅拌下,加入0.1mol的浓盐酸(37%的浓度)溶解对甲基苯胺。
2、对甲基乙酰苯胺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9H11NO。以对甲基苯胺为原料合成对甲基乙酰苯胺,是合成苯佐卡因的第一步反应。无色针状结晶。熔点153℃,沸点307℃(升华),闪点168℃,相对密度212。
3、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理论产量可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如:CH3-C6H5-NH2 + CH3COCl → CH3-C6H5-NHCOCH3 可根据消耗对甲基苯胺或乙酰氯(以物质的量少的为计算基准),计算出对甲基乙酰苯胺的理论产量。
4、乙酰苯胺的制备理论产量算法是: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理论产量可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
5、原理是通过反应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将N-乙酰基苯胺中的乙酰基替换为甲基。在适当的条件下,苯胺与醋酸反应生成N-乙酰基苯胺,随后通过甲酸甲酯的还原作用,可将N-乙酰基苯胺中的乙酰基替换为甲基,而得到甲基乙酰苯胺。
甲基苯胺是一种化学物质,英文名称是Monomethylaniline。甲基苯胺的合成:苯胺与甲醇在铜锌铬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粗品N-甲基苯胺,再经蒸馏脱除甲醇、水、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而得到粗N- ,然后真空蒸馏得产品。
将苯胺蒸气与甲醚混合,通过活性氧化铝催化剂,于230-295℃反应制得。苯胺和甲醇在铅锌铬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粗品N-甲基苯胺。再经蒸馏脱除甲醇、水、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而得N-甲基苯胺成品。
kPa)馏分,冷却结晶、过滤,得2-氯-6-硝基甲苯。还原将盐酸和铁粉加入反应锅中搅拌加热,至90℃,慢慢加入熔化的2-氯-6-硝基甲苯,加毕,回流反应3h。冷却,加液碱调节pH为8,蒸汽蒸馏,得3-氯邻甲苯胺。
C6H5NO2加6H2转化C6H5NH(CH3)2加2H2O。根据化学官网得知,在合成二甲基苯胺的反应中,硝基苯(C6H5NO2)与氢气(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二甲基苯胺(C6H5NH(CH3)2)和水(H2O)。
-二甲基苯胺的合成路线主要有2,6-二甲基苯酚氨解法、邻甲基苯胺烷基化法、苯胺甲基化法、间二甲苯双磺化硝化法和间二甲苯硝化还原法等。 其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
先硝化,分离对位产物对硝基甲苯。铁+盐酸还原成对甲基苯胺。乙酸酐生成乙酰对甲基苯胺。然后铁+溴加成。碱性条件下变回胺,亚硝酸钠+氯化亚铜即可。
甲苯上除了烷基,苯环其他位置的氢原子给氯取代后都可成为一氯甲苯。根据取代位置可分为邻位、间位、对位。邻氯甲苯(O-Chlorotoluene),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能与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根据IUPAC的规定的话,苯衍生物命名应该先确定母体,但甲基和氯原子都不能作为母体,应当按照英文的首字母顺序排列,chlorine-在前methyl-在后,所以正确的命名应该是3-氯-1-甲基苯,简写为3-氯甲苯。
这样可以,只不过这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叫法,按理说是没错的,但是高考的时候阅卷老师那么忙,而且他们阅卷是看不到题目的,所以万一因为这样的原因丢分,真的是很冤枉。所以建议你平常做题就尽量做到规范。
有两个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时,在取代基前面加入中文数字:..,如:二甲基,其位置以 , 隔开,一起列于取代基前面。烯烃 命名方式与烷类类似,但以含有双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
1、碱性从大到小甲胺大于苯胺大于三苯胺大于N-甲基苯胺。慢性中毒表现: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中毒性肝病。健康危害:该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易经皮肤吸收。
2、例如,甲胺中甲基对N原子有推电子作用,增大N原子电子密度,所以甲胺碱性比无机氨强,同样,脂肪族氨碱性比氨强;苯胺中N原子连接在苯环上时,由于共轭效应,削弱了N原子电子密度,所以苯胺碱性比氨弱。
3、二苯胺的碱性比氨弱,而且三苯胺的碱性比二苯胺弱,二苯胺比苯胺弱。这是由于苯环与氮原子核发生吸电子共轭效应,使氮原子电子云密度降低。
4、排序由大到小应该是对甲氧基苯胺对氯苯胺苯胺对硝基苯胺苯胺的碱性是氨基的氮原子上孤对电子供电而产生的,所以要判断碱性的强弱就要看与氮相连的苯基对氮供电的强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