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种植如何实现水肥药一体化栽培?

1、水肥药一体化管理 甘薯栽后要及时浇一次透水(推荐灌水量10~15立方/亩),起垄前未使用农药的地块可以结合滴灌每亩使用40%辛硫磷乳油1公斤防治地下害虫,如蝼蛄、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等。7月中下旬薯块进入薯块膨大期,结合滴灌每亩追施硫酸钾5公斤。

2、具体来说,水肥一体化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配兑成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喷灌或滴灌,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

3、另外,滴灌或微喷不会出现浇水量忽大忽小的现象,能够较好的保持土壤的疏松度,大水漫灌容易引起土壤板结,而且滴灌还能保证水肥一体化,提高肥料利用率。 关于施基肥和土壤消毒 有机肥的选择 所有的块茎类作物,对栽培土壤有一个共性的要求,红薯也不例外,要求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

4、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可以起到增温保墒作用,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增加土壤的昼夜温差,种植红薯一般可采用高垄覆盖双行交错栽插方式,整距60厘米,覆盖面50厘米,小行40厘米,株间交错,株距33厘米,亩留4000株左右,垄高适中,如栽植期间过于干旱,可采用平盖平栽,以利幼苗生长。

如何确定合理的栽插密度?

1、确定合理的栽插密度要从多方面考虑:(1)水稻的品种(组合)特性:对矮秆品种,株型紧凑,耐肥抗倒,叶片挺直,群体透光好的品种(组合),可以适当栽插密些;对株型松散,叶片披软,或分蘖力强的品种(组合)要栽插稀些。一般杂交稻的杂种优势表现之一是分蘖力强,应比常规稻栽插稀些。

2、甘薯插植的密度秋植甘薯每亩3000—4000株,冬植甘薯每亩4000—5000株较为合理,并参考不同品种的特性、土壤肥力的高低和季节灵活掌握。高垅密植。垅作种植能够加厚土层,增大土壤受光面积,昼夜温差大,扩大根系活动范围,有利于根系的吸收、同化物质的积累和运转,以及块根迅速膨大提高产量。

3、从而影响稻谷的品质与产量。适宜的栽插密度应综合考虑地理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类型、种植形式等因素。一般情况,肥力中偏上、大穗型品种偏稀,肥力中偏下、穗数型品种偏密,低海拔地区偏稀、高海拔地区偏密,早育秧偏稀、湿润育秧偏密,杂交稻偏稀、常规稻偏密。

4、水芋多采用宽、窄行栽植,一般行距70~80厘米,株距30~40厘米,每亩栽植2500~2900株。为方便田间管理,每5行留1米宽的工作行。栽插深度以种芋全部插入泥土中、芋柄露出水面为度。栽后保持3~4厘米浅水。

红薯怎么合理密植

红薯种植技术 苗床育苗:在2月中旬将种薯移入保护地苗床,使用双层薄膜保持温度,确保种薯整齐排列并覆盖细土和地膜,以促进苗床地温。 施足基肥:选择适宜的地块,耕翻时每亩施用2-3吨农家肥、15公斤尿素和20公斤磷肥,以提供充足的营养。

坚持起垄栽培红薯起垄栽培,不但能加厚和疏松耕作层,而且容易排水,吸热散热快,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块根的形成和膨大。尤其夏红薯在肥力高的低洼田块多雨年份起垄栽培,增产效果更为显著。一般66cm垄距栽一行红薯,120cm垄距的栽2行红薯。

选择健康红薯苗。 准备好肥沃土壤。 合理密植。 适时浇水施肥。 防治病虫害。 选择红薯苗:红薯苗的质量直接影响产量,因此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红薯苗。 准备土壤:红薯喜欢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红薯起垄栽培,可利于根系下扎,根茎的膨大,积累养分,还有利于排涝,起垄时尽力做到细致无"硬心",垄较好东西走向较好,利于接收到更多的阳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可使红薯产量高而大。

合理整地,施足底肥 整地:深耕能加厚土层、改善土壤通气性,有利于薯块膨大。深耕的深度一般以30厘米为宜。地力较好的地块以起垄栽培为好,但是地力薄、含沙量大的沙地应以平栽或低垄栽培为宜。施肥:由于红薯一般多种植在沙薄地上,必须施足底肥,提高地力,才能获得高产。

夏红薯单株产量较低,所以,一般采用小垄密植,才能发挥群体增产的作用才能获得高产。可选用蔓短、结薯集中的品种,注意合理密植,采用小垄栽植,一般垄距60~70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1/15公顷栽5000~6000株,种薯还可更密些,可达7000株。

种植红薯的时候,该如何管理?

番薯是一种耐旱且适应性强的作物,土壤持水量应控制在60-70%之间。在雨天需加强田间管理,减少积水现象。插后15天左右应结合第一次中耕施提苗肥。结薯肥应在分枝结薯阶段追肥,一般在插后一个月内结合第二次中耕进行,以氮肥为主,同时配合磷钾肥。红薯是一种喜光的短日照作物,对光能要求较高。

- **种植方式**:可以选择平栽或者斜栽的方式。平栽是将红薯苗平放在沟中,然后覆土;斜栽是将红薯苗斜放在沟中,使根部向下,然后覆土。 **田间管理 - **浇水**:红薯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水分,但不能过多。一般来说,移栽后要及时浇一次透水,以后根据天气和土壤情况适时浇水。

夏季一般雨水比较多,土壤墒情良好,不必浇水,若是比较干燥,就要浇水保苗。红薯幼苗扦插2个月左右,翻藤一次,避免节节生根,影响产量。红薯种植过程中建议不要使用除草剂除草。红薯的收获。红薯入秋后,通常在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收获红薯。收获时,先割掉红薯藤,作为生畜饲料,再收挖红薯。

红薯种植技术和管理是:整地施肥 种植红薯选择肥沃疏松的地块是非常重要的,种植的时候要深翻地块,然后施足有机肥,把肥料包在垄中再用锄头在垄背开一行,保持地块的肥料均匀。育苗定植 把薯苗顺沟平放,让跟埋入土中,浇水促进其生长。

早中耕、勤除草及前期管理。中耕可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消灭杂草。红薯是耐旱作物,前期一般不应多浇水,但遇土壤过于干旱可浇小水。长蔓品种在茎蔓长到1尺左右时摘心,促使茎蔓粗短,分枝多,对增产有一定效果。

种植方法:红薯种苗也可以种植在腐叶土中,有利于其生长。首先,在土壤中挖一个15厘米大小的小坑,将红薯种苗种植进去,然后加入适量土壤压实。 日常管理:红薯种苗种植后,需要充足的光照,每隔5天浇水一次,每隔20天向土壤施加一次腐熟的有机肥,以确保红薯种苗在土壤中良好生长。

甘薯的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