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为(CH 3 ) 2 CHCH 2 OH其名称为2-甲基-1-丙醇;综上分析知①~⑦中取代反应为⑤⑥⑦。(3)步骤⑤在是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故反应方程式 +2Cl 2 + 2HCl。
2、首先与cl2发生一次取代得—CH2cl。其次在与水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得—CH2OH。最后以Cu为催化剂,连续氧化两次,第一次氧化得—CHO,第二次氧化得—COOH就可把甲基转化为羧基。
3、丙-1-醇和甲酸可以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甲酸丙酯。
4、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碱性的—NH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3) ...百度知道 以丙醇为原料合成2 - 甲基 - 1,3戊二醇? - 百度知道 1个回答回答时间:2019年11月29日 最佳1)丙醇氧化为丙醛。2)丙醛的羟醛缩合。3)还原得目标产物。
6、在空气中久置,A由无色转变为棕色,其原因是 。(2)C分子中有2个含氧官能团,分别为 和 (填官能团名称)。(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1、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的条件是:羟基所连碳上有H。
2、楼上的回答是不正确的。因为醇类和高锰酸钾的反应不是简单的和醇被氧气在铜银催化条件下的氧化一模一样的。你说的这个醇是个三级醇,同样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但是需要酸性和加热的条件,所以高锰酸钾没退色也正常。
3、能。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丙醇有羟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分子式C3H8O。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化合物。
4、经查阅中学化学资料网可知,丙醇与高锰酸钾反应方程式CH3CH(OH)CH3+KMnO4=CH3COCH3+Mn2。为还原反应。
5、仲醇(连羟基的碳上有一个H)会被氧化成酮,酮稳定,不会再被氧化 叔醇(连羟基的碳上无H)不与高锰酸钾反应 说的大概是 叔丁醇 就是2-甲基-2-丙醇、另外高锰酸钾在酸性环境中容易反应,中性也可,碱性困难。
6、能被酸性 高锰酸钾 氧化。这个要有羟基团就可以被氧化。另外 碳原子 数目越多,氧化速度越慢。
1、其它嘛,你也可以用氧化的办法,1-丁醇会被氧化为醛,2-丁醇氧化为酮,2-甲基-2-丙醇不被氧化。然后再分别鉴别醛基和酮基即可(费林试剂什么的)。只不过比上面的方法麻烦多了。
2、-丙醇的催化氧化是一种化学反应,利用催化剂(如铜、铬、铁、钒等)促进氧气与1-丙醇发生氧化反应。这个反应会将1-丙醇转化为丙酮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3H7OH + 5O2 → CH3COCH3 + 2H2O。
3、-甲基-1-丙醇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能与乙醇和乙醚混溶,能溶于约20份水。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4、-甲基-2-丁醇不能使热的氧化铜变成紫红色的铜单质,而另外两个可以!1-丁醇、2-丁醇与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加入银氨溶液,能形成银镜反应的是1-丁醇。
5、②1-丁醇消去之后为1-丁烯,再加成时由于氢多加氢成为2-丁醇所以也不行。③2-甲基-1-丙醇同上消去后再加成为2-甲基-2-丙醇。④所以只有2-丁醇可以,消去为2-丁烯,再加成仍为2-丁醇,催化氧化得2-丁酮。
6、所以符合条件的丁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丁醇、2-甲基-2-丁醇(即所有丁醇的同分异构体都可以)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的醇必须满足的条件:羟基α碳上有氢原子。
-甲基-1-丙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因为2-甲基-1-丙醇含有羟基,羟基连在第一位碳原子上,羟基所连碳上还有2个H原子,这样的羟基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合成方法: 分析过程:看到甲酸酯合成R2CHOH,就用格氏试剂法。
先把1,3-丙二醇转化为卤代烃。丙二酸二乙酯用乙醇钠脱质子,然后和1当量的1,3-二碘丙烷反应,发生2位取代。产物再次用乙醇钠脱质子,并且同时发生分子内亲核取代,构建环丁烷环。
1、CH3)2CHCH2OH→(CH3)2C=CH2, 条件是浓硫酸,加热。
2、丙醇的消去反应方程式如下:CH3CHOHCH3=浓硫酸,加热=== CH2=CHCH3+H2O 丙醇别名二甲基甲醇;异丙醇,最简单的仲醇且是正丙醇的异构体。分子式是 C3H8O;(CH3)2CHOH,是无色透明挥发性液体。
3、-甲基-2-丙醇能发生消去反应,只有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4、因为丁基只有四种,所以丁醇只有四种同分异构体。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的醇必须满足的条件:羟基的β碳上有氢原子。
5、乙醇的消去反应方程为:消去反应是指有机物在适当条件下,从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HX等),而生成不饱和(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包括醇的消去反应和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6、消去反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有机化合物脱去小分子物质(如H2O、HBr等)生成分子中有双键或三健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常见能发生消去反应物质的官能团及条件:醇(羟基),浓硫酸、加热-脱去H2O。
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补充:一般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使醇类脱去羟基生成含双键的有机物。
醇的消去反应 反应条件是浓硫酸、加热以及与羟基(-OH)相连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并且这个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含有氢原子,否则无法反应。
边加边搅拌。浓硫酸在乙醇的消去反应中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消除反应发生后,生成反应的分子会产生多键,为不饱和有机化合物。消除反应可使反应物分子失去两个基团或原子,从而提高其不饱和度。
中学内容吗?1-丙醇 在浓硫酸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
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而形成不饱和键。消去反应是指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和其他物质反应。
可以先用浓硫酸消除得到丙烯,然后和HBr加成,根据马氏规则大部分成为2-溴丙烷,然后再水解即可得到2-丙醇。2-丙醇有似乙醇和丙酮混合物的气味。 溶于水,也溶于醇、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