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类:可作为化学武器的化学品 A.(1)烷基(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氟膦酸烷( 少于或等于10 个碳原子的碳链,包括环烷) 酯。
2、严格按照许可条件标准和要求,严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准入关,新增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停车场地应设置在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满足消防和环保相关要求。
3、第一:工程的大宗材料如:钢筋、水泥、木材、模板、钢管及批量的耗材由公司材料供应部采购,零星材料及变更材料由项目部材料员采购。第二:掌握材料的性能,质量要求,按检验批提供合格证给技术员。第三:监督材料的使用情况,对材料浪费、损坏情况应及时制止,并对有关人员提出处罚。
4、主要包括:墙地砖、石材、涂料、电器开关、模板、电线电缆、配电箱、架管、扣件、安全防护用品、危险化学品等。 ⑶ C类材料,属次要的多数材料。主要包括:五金、化工、日用杂品、工具、低值易耗品等。 2 按同一品种材料数量分为大宗材料和零星材料两类。
易燃气体类别1:这类化学品在温度20℃和标准大气压103kPa条件下,爆炸下限小于或等于13%或爆炸极限范围大于或等于12%的气体。 易燃液体类别1:这类化学品闭杯闪点小于23℃并且初沸点不超过35℃的液体。 自燃液体类别1:这类化学品与空气接触不到5分钟便燃烧的液体。
列入第三类监控化学品共计24种,具体如下: 烷基(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氟膦酸烷(少于或等于10个碳原子的碳链,包括环烷)酯。例如:沙林(甲基氟膦酸异丙酯,107-44-8)、梭曼(甲基氟膦酸频那酯,96-64-0)。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名录详细列出了这些化学品的名称与结构,如沙林——甲基膦酰二氟与异丙醇的产物,以及烷基亚膦酸烷基化合物等,其中一些如QL(CAS: 57856-11-8)与VX的生产息息相关。
含有一个磷原子并有信侍一个滑埋吵甲基、乙基或(正或异)丙基原子团与该膦原子结合的化学品,不包括含更多碳原子的情形,但第一类名录所列者除外。
1、对眼睛、皮肤和粘膜可引起严重灼伤,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甚至死亡。加热通报分解生成剧毒的光气。本品遇水或水蒸气易分解成有毒及腐蚀性烟雾。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具剧烈的刺激性。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2、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等待处理。
3、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采用傅克烷基化,在催化剂三氯化铝或者氯化锌存在下,苯和正丁基氯反应,发生傅克烷基化反应,但是一般不采用这个反应,因为傅克烷基化反应容易产生多取代,根据正丁基的位阻大小,这个反应生成对二正丁基苯的概率很大。
4、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和支气管的痉挛、炎症和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接触后出现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5、吸入可能由于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
6、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切勿倒入下水道;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戴适当的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均苯四甲酸酐(PMDA)白色或微黄色块状和粉状固体结晶,熔点286℃、沸点397-400℃、密度:680,用途用于制造聚酰亚胺树脂 。
苯磺酰化,水解得苯酚,再在碱性条件下与CH3Br反应得甲氧基苯,再与丁酰氯进行付克反应得对应的酮。
如果没有原料的要求的话可以用3-苯丙酸乙酯合成。用乙醇钠攫取酯的α-H,生成碳负。随后亲核进攻溴丙烷,再用氢化铝锂还原得到产物。
C10H15N 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氨基甲酸酯缩合反应:将氨基甲酸酯与烯烃或炔烃反应,可以得到含有 N-C-C 键的化合物。例如,将氨基甲酸酯与乙烯反应,可以得到乙胺:傅-克反应:将芳香族化合物与酰胺或氨基酸反应,可以得到含有 N-C-O 键的化合物。
下游的其他产品包括乙嘧替氟、N-乙基-2-氨甲基吡咯烷、头孢咪唑、奥替尼啶等,它们在医疗、制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比如,4-甲基-2-(1H-吡唑-2-基)喹啉用于制备特定药物,1-[(4-甲基苯基)磺酰]-1H-吲哚-3-甲醛则用于精细化学品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