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常见的物质的密度

初中物理常见的物质密度有: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每立方米;冰的密度是900千克每立方米;酒精的密度是800千克每立方米;煤油的密度是800千克每立方米;水银的密度是13600千克每立方米;钢铁的密度是7900千克每立方米;铜的密度是8900千克每立方米;铝的密度是2700千克每立方米。

初中阶段,学生常常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密度数据,便于理解和应用。

用公式表示为ρ=m/v,常用单位:kg/m^3。密度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种类相关,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密度与物质状态相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但数值上等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质量 m 千克 kg m=ρv 密度 ρ 千克/米 kg/m ρ=m/v 密度基本概念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谁能告诉我几种常见物质的密度,越多越好

工业纯镁:密度74克/厘米3。5 铍青铜:密度3克/厘米3。5 变形镁 MB1:密度76克/厘米3。5 3-1硅青铜:密度47克/厘米3。5 1-3硅青铜:密度6克/厘米3。60. 1铍青铜:密度8克/厘米3。6 MBMBMBMB15:密度8克/厘米3。

将油倒入水中,可以看到油会浮在水的上面,这是因为油的密度要比水小。常见液体物质密度如下:植物油:0.9;酒精:0.8;水(4℃)0;煤油:0.8;汽油0.75;人体的密度仅有02 g/cm,只比水的密度多出一些。

密度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因此可以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影响物质密度的主要物理量为压强和温度。气体密度受压强和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通常气体只给出标准状况下或者常温常压下的密度,其他状况下的密度可以通过气体的状态方程(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或范德瓦尔斯方程)计算。

高中化学各物质的密度

说几个简单的:钠,钾的密度比水小,煤油的密度比水小,石蜡的密度比水小,酒精的密度比水小,苯的密度比水大,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氨水的密度也比水小, 氨水溶液越浓溶液密度越小 氨水越稀密度越大。

一氯链烃密度小于水,除此之外的一切卤代烃密度都大于水;所有的醇类密度都小于水;所有的醛类密度都小于水;所有的酯类密度都小于水;还有就是硝基化合物密度都大于水。无机物:要判断这个问题首先了解什么是密度,即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它有两个方面,一是体积(空间),二是质量。

氧化性、还原性的比较:1)同周其元素,主要看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多,氧化性越强,反之则弱。原子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还原性越强,反之则弱。同主族元素,主要看原子半径,原子半径越小,氧化性越强,还原性越弱,原子半径越大,氧化性越弱,还原性越强。

气体:一般情况相对分子量大于空气平均分子量(29)密度比空气大,如二氧化碳相对分子量4429,因此密度大于空气的。液体:如果是无机物与气体类似,硫酸相对分子量98大于水相对分子量18,因此任何质量分数的硫酸密度都大于水。氨水,氨气的相对分子量为1718,因此任何浓度的氨水密度都小于水。

类似物质的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