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发生加成反应。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长期储存,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2、双键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其它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刺激性气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醚。主要用于有机合成、油类萃取及用作溶剂。由环己醇与硫酸反应制得。
3、CAS No.: 108-93-0 分子式: C6H12O 分子量: 100.16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樟脑气味、晶体或液体。
4、不稳定性增加:由于双键的引入,环己烯的结构变得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氧化、加成等,从而导致环己烯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活泼性增加:双键的引入增加了环己烯的活泼性,使其容易与分子或基团发生反应。
5、饱和食盐水具有去乳化功能,在分液漏斗中混合物分层更明显。环已烯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环已醇在其中的溶解度很大。这样可以洗去未反应完的环已醇,又可以防止环已烯溶于其中而损失。
1、含有两种杂化方式为,饱和碳原子是sp3杂化,双键碳采取sp2杂化,所以1-甲基环己烯中含有5个碳采取sp3杂化,2个碳采取sp2杂化。
2、NBS溴化为自由基取代。1-甲基环己烯在Bz2O2等引发剂引发下,产生5三种自由基。自由基5分别存在相应的共振结构6。从结构上看,自由基2是等同的。这样一共相当于存在5种自由基。所以一共有5种一溴代产物 化学式如图中红色物质。
3、甲基环己烯。CH3CH(OH)CH3→H2O+CH2=C(CH3)CH2CH3。除了异丙醇外,还可以使用其他醇类,如乙醇和丙醇等,进行脱水反应合成1-甲基环己烯。
环己烯和苯一样,以命名的基团为1,然后绕一圈分别按2到6编号,这个命名的意思是,以羟基为1号位,旁边是碳碳双键,绕一圈之后6号位是甲基。
核磁共振波谱(NMR):通过进行氢核和碳核NMR谱图分析,可以确定环己烯的分子中的各个原子的位置和类型,进而确定其结构。 红外光谱(IR):环己烯的IR光谱中有一个特征性的拉伸振动峰,在大约3000 cm-1处。通过测定该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鉴定环己烯的结构。
首先要确定甲基的位置,是否为1-甲基环己烯 如果是,双键断开,变成一个开链化合物,有甲基的一端为酮,另一端为醛,即 OHCCH2CH2CH2CH2COCH3 如果甲基不在双键上,则生成一个1,6-二醛,不过甲基的位次未定。
给双键编号,2号必须越过双键!你是手机,不知道能不能看到图。
你的命名是错误的,所以分情况说明。甲基到底连着哪个碳?如果连在双键碳上,那是1-甲基环己烯,如果连在双键邻位碳上,是3-甲基环己烯,再错一位,是4-甲基环己烯,偏偏没有2-甲基环己烯。如果是1,则有顺反异构两种构型,如果是4,则都有R、S两种构型。
一个环,一个双键,就一种结构,环己烯。一个甲基,一个环,一个双键,有三种结构,甲基环戊烯。二个甲基,环丁烯(四种);乙基,环丁烯(二种)。三个甲基,环丙烯(一种);一个甲基、一个乙基,环丙烯(三种);丙基,环丙烯(四种)。共十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