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9,10-蒽醌是一种化合物,具有特定的化学属性。它的CAS号为84-54-8,这在化学行业中是一个独特的标识符。
-甲基-9,10-蒽醌是一种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化合物。它的物理性质相当明显,熔点被记录在170-173°C,这个温度下,物质会转变为固态。沸点则更高,达到236-238°C,在10毫米汞柱的压力下,它的闪点为209°C。
0-蒽醌是一种具有淡黄色的单斜针状晶体形态的化合物。它的物理性质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其熔点达到了286℃,并且可以通过升华的方式进行处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在大约450℃的高温下会开始分解。关于其沸点,记录为378℃,在4/4℃的条件下,其相对密度为438。
生产方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蒽醌产量很小,仅有以重铬酸钠将蒽氧化为蒽醌的一种生产方法。20世纪40年代发展了蒽的气相催化氧化法。在美国广泛采用苯酐法。又发展了萘醌法和苯乙烯法。
精蒽氧化法采用气相固定床催化氧化,先将精蒽加热气化并与空气混合,比例为1:50~100,进入氧化室在V2O5催化下,于389±2℃下进行氧化,通过薄壁冷凝后得到产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蒽醌产量很小,仅有以重铬酸钠将蒽氧化为蒽醌的一种生产方法。20世纪40年代发展了蒽的气相催化氧化法。目前,在美国广泛采用苯酐法。近年来,又发展了萘醌法和苯乙烯法。
在生产方面,蒽醌主要生产方法有气相固定床氧化法、液相氧化法、苯酐法、羧基合成法等,在早期氧化法是蒽醌主要生产工艺,占据蒽醌总产量的八成左右。但受到从煤焦油中提取精蒽的产量限制,氧化法应用逐渐减少。
粗提物的总蒽醌含量不大于20%。中草药中蒽醌类化合物的精制常使用乙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虽然所得中药浸膏的总蒽醌含量可达50%以上。但这些有机溶剂均为易燃易爆的有毒有害试剂,如浸膏中溶剂残留量不控制好会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而且该方法危险性大,对环境也有污染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主要工艺步骤包括:加热混合溶液、真空蒸馏和加氢解离。具体流程如下:1 加热混合溶液 将蒽醌和氢氧化氢按照质量比放入反应釜中,加入3倍水的用量。将反应釜密封,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70℃-110℃,并且要持续加热至反应结束。
CAS 登录号: 521-61-9分子结构:药理作用:大黄素甲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链球菌和痢疾杆菌等26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在沙门氏菌TA1535试验有突变作用;对人体宫颈癌Hela细胞长生抑制作用较强;抗菌、用于泻药等。
不是。大黄素甲醚是高活性植物源杀菌剂,以天然植物大黄为原料,经精心提取其活性成分,加工研制而成,对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因此是不是普通食品原料。
大黄素甲醚别名朱砂莲乙素;非斯酮;1,8-二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分子式是C16H12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