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的缓冲ph范围是

1、mole,简称摩,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PH值为5,六次甲基四胺,是一个与金刚烷结构类似的多环杂环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2N4。PH是用来表示皮肤健康酸碱度的一个参数。

2、便于滴定操作:在pH为5-6的范围内,滴定反应较为缓慢,便于滴定操作和观察滴定终点。同时,这个pH范围也符合滴定分析的一般要求。综上所述,使用六次甲基四胺控制溶液pH在5-6之间,对于用回滴定法测定铝离子具有重要意义。

3、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pH控制在5~6,滴定时溶液由紫红色恰变为亮黄色,即达终点。不能用NH3·H2O-NH4Cl缓冲液,因为NH3·H2O-NH4Cl缓冲液的缓冲范围是PH值25~25,不能控制溶液的PH值在5~6,一般使用盐酸-六次甲基四胺作缓冲。

化学,配置总浓度为0.20mol/L,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最大β值?pka=8.8...

1、【答案】:B 14-85=15,用六次甲基四胺+HCl来构成缓冲溶液时,PH缓冲范围在15~15之间较合理。

2、【答案】:六次甲基四胺的共轭酸的pKa=pKw-pKb=14-85=15,根据缓冲溶液的有效缓冲范围pH值约为pKa±1的原则,用六次甲基四胺配制的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是pH:15~15。

3、POH=PKb-lg[NH3]/[NH4-]。 当[NH3]=[NH4-]时,lg[NH3]/[NH4-]=0,则 POH=PKb=75 PH=14-75=25 所以选择 C.26 编题的人为什么不写成25呢?如果遇到较真的人,就无法选择了。

酸碱根强弱性列表

1、高氯酸 2 硝酸 3硫酸 4亚硫酸 5磷酸 6氢氟酸 7苯甲酸 8甲酸 9乙酸 10碳酸 11氢硫酸 12次氯酸 13苯酚(石炭酸)14碳酸氢根 15氢氰酸 16偏铝酸(氢氧化铝)这点知识只用在判断是否水解,以及判断酸与盐的相互反应上。

2、氢离子遇到硫酸根离子就相当于硫酸,因此在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下,硫酸氢根的氢离子浓度最大,酸性最强。其次是盐酸,属于酸性次于硫酸的强酸。然后是苯酚,显弱酸性。接着再弱的是硫酸根,显中性。

3、弱酸酸性强弱顺序口诀为:草酸氢根二氧氟,苯甲碳酸氢根强。草酸氢根:这里的草酸氢根指的是草酸(乙二酸)的氢离子。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其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两个氢离子,因此它的酸性比其他一元弱酸要强一些。

4、盐酸和硫酸的酸性都比它们强,然后依次为:醋酸、次氯酸、碳酸、苯酚、碳酸氢根、偏铝酸。硅酸是沉淀,不需要讨论。

5、所以氢硫酸水,氢碘酸盐酸氢氟酸 另外,次氯酸为弱酸,苯酚为比碳酸还弱的弱酸。至于弱酸酸根的酸性,越弱越难电离,一级电离远大于二级电离远大于三级电离,但是需要考虑到电离和水解的情况,所以不可能一概而论。

6、其实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可用离子键理论解释 R—O—H A B R离子和氢离子中,谁对氧离子的吸引力若,就在谁处电离;在A处电离,该氢氧化物显碱性,在B处电离,该氢氧化物显酸性。

6亚甲基四胺的Ka值
回顶部